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歷史軍事景點
澎湖歷史戰役景點
風櫃荷蘭城堡(風櫃蛇頭山)
建造年代:1622年,明天啟2年 位置:馬公市風櫃里蛇頭山 明萬曆32年(1604)8月7日,由司令官韋麻郎所率領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艦隊首度登陸今澎湖馬公天后宮前港灣以躲避颱風。同年12月15日在福建浯嶼欽依把總沈有容的交涉下離開澎湖。日治大正8年(1919)重修天后宮時發現一塊記載此事的石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現今存放於天后宮內。[2] 荷蘭顧恩任命雷爾生出征澳門的艦隊指揮官,於明天啟2年(1622)6月22日抵達澳門,遭葡萄牙人擊敗,荷方死傷慘重作戰失利之後,雷爾生奉顧恩訓令駛往澎湖媽宮港,此時澎湖仍無明朝官兵駐守,雷爾生所乘坐的船艦遂順利於明天啟2年(1622)7月11日登陸澎湖。 當時荷蘭慣於占領新地區建造城堡,評估基於三個原因擇定澎湖建城:第一,地緣上澎湖較接近中國大陸,極適合做為與中國通商貿易的基地;第二,澎湖的港口適合大型船艦停泊,相較之下大員(台灣本島)水淺不利於大船停泊;第三,大員較容易遭到以馬尼拉為據點的西班牙艦隊襲擊和攔截。故於明天啟2年(1622)8月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媽宮風櫃尾的蛇頭山築城。 風櫃尾荷蘭城堡主要作為與明政府通商貿易的基地,堡內有司令官住所、營舍…等建築物。天啟4年(1624),明朝政府由福建巡撫南居益派遣守備王夢熊率水師由鎮海入澎,且擊且築,逼迫荷軍豎白旗求和,明荷雙方達成協議,荷蘭人拆除城堡內外構造設施,轉往台灣安平並興建熱蘭遮城,也是台南熱蘭遮城築城四百年的起源。[2] 風櫃尾荷蘭城堡位於馬公風櫃里俗稱「蛇頭山」的小半島上,為小型的歐式城堡,平面為正方形,長寬各約55公尺,其四角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轉角處均有往外突出的稜堡。本堡的土垣高約7公尺,以土壤壓實而成,其上鋪草皮;西南面的土垣因鄰接風櫃半島,其外側以石料及石灰築成,並有濠溝一道;其餘的三面臨接海洋,土垣的外側以木板圍成,木料來自日本、巴達維亞及廢船,於荷人佔領期間,城堡之棱角上共安置有29門大砲,風櫃尾荷蘭城堡也是全台最早興建的西式城堡,但因荷蘭人撤退時將房舍拆除,而各朝代駐軍各依任務需要而有所更動,目前只遺留城垣殘跡可供辨識。[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11121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林會承。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硓古石》季刊第25期-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2001/12。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6633779-E6AC-4EFA-A02E-6B6B08B0AD4E [4] 翁佳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硓古石》季刊第25期〈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年澎湖島地圖新解〉。2001/12。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3FB26A8-0CF6-43BA-9120-A301C5515D8A [5]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網站。風櫃尾蛇頭山荷蘭城堡遺址。https://penghutravel.com/TravelInformationSceneryDetailC000000.aspx?Cond=cdfb63fe-9617-427a-9887-3ae9c615e30b&SortType=1&SearchAdvanced=False&Language=1028 [6] 許玉河老師。澎湖知識服務平台。盟軍桌。檢自https://penghu.info/OB749F0D55E1BBDC82D9 [7]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風櫃荷蘭城堡現況。2023/09。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
建造年代:1717年,清康熙56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莒光村10-2號 馬公金龜頭礮臺位於澎湖馬公半島西南側海岬上,因礮臺門額題有「天南鎖鑰」,故亦稱天南礮臺,與風櫃尾蛇頭山,共扼馬公港門,設有媽宮澳西汛(西港口砲臺)做為媽宮右臂,與風櫃尾汛的煙墩、砲臺做為左衛相互對峙。其地又與外洋最衝要口的西嶼小頭角遙相對望,且與西嶼內塹汛共守澎湖灣,軍事地位險要。[1][2][3] 根據調研報告文獻得知,金龜頭礮臺築城時間可分為3次構築,第一次築城於清康熙56年(1717)由總督覺羅滿保、巡撫陳璸、布政使沙木哈所建,稱澎湖新城,為清廷重修明末12座砲臺的其中之一,形式應屬於中國傳統的舊式礮臺,配備為前膛鑄鐵礮。[1][3] 第二次築城於同治3年(1864)由水師副將吳奇勳所建,稱金龜頭礮臺,形式應屬於中國傳統的舊式礮臺,配備應為前膛鑄鐵礮。清法戰爭期間,金龜頭礮臺與新城砲臺因法軍猛烈砲襲,彈藥庫遭擊中,喪失作戰能力,使法軍能迅速進占媽宮。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上任後,深感澎湖防衛的重要,由澎湖鎮總兵吳宏洛督建4座新式砲臺,即西嶼西臺、西嶼東臺、拱北砲臺與金龜頭礮臺。[1][2][3] 第三次築城於光緒13年(1887)春1~2月間(農曆正月)由水師總兵吳宏洛所建,與西嶼西臺相仿的磚石砌三合土穹窿式,配備的是當時最先進的12吋、10吋、7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礮各一門。也因其強大的砲擊威力,使清日乙未一役,日軍避開此砲台,而由澎湖島東側龍門裡正角登陸,後即長驅進入媽宮城,並占領金龜頭礮臺,以砲臺之砲攻擊西嶼東砲臺,清軍見大勢已去,乃匆促逃離澎湖,日軍遂占領澎湖。[1][2][3] 第四次築城於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5月20日,由日本陸軍省築城部澎湖島支部改建[1],為日本近代築城的「成熟期」時代[2],明治37年(1904)9月15日完工,稱天南礮臺。工事總監為支部長工兵少佐柴恒房,主任官為技手石川義仙、菅野外三郎、杉野中造。此次改建武器配置有28珊榴彈礮、鋼銅製9珊速加、安式28口徑10吋加2門等。 [1][2]   參考文獻: [1] 楊仁江等人。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2005-11。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公金龜頭礮臺。2020。 [3] 許雪姬。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2005-07。 [4]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現況。2023/09。
震洋艇格納壕(鴛鴦窟)
建造年代:1944年,昭和19年 位置:澎湖縣望安鄉 鴛鴦窟位於望安島東北方,是一座天然的山谷地形,傳說早期因多處的水窟,有鴛鴦在此戲水棲息而得名。外海則有狀似馬鞍的馬鞍山嶼為屏障,因此,在日治時代被日軍打造為重要海軍基地,其中震洋艇格納壕(藏軍洞)就是此區殘存的歷史遺跡。[1] 鴛鴦窟地區有殘存的震洋艇格納壕歷史遺蹟,它埋藏了望安、將軍澳兩島島民難以計數的血淚與汗水。二次大戰末期,日本為作困獸之鬥,選定鴛鴦窟為其海軍之震洋艇基地及特攻隊員的兵舍,因當地地形外有馬鞍嶼之屏障,極為隱蔽。[1][3] 日本特攻第二四震洋隊基地,應是當年日軍在台灣所闢建的震洋艇基地中,一處半開放性、規模較大者,係發動當地民伕開鑿,在望安島及將軍澳嶼年長者記憶深處,「作鴛鴦窟」這一段是難以抹滅的記憶。工程即將完成之際,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該處基地因此廢棄。多處洞穴早已崩塌,但依稀可見「震洋艇格納壕」遺跡。[1][2][4] 參考文獻: [1]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鴛鴦窟、藏軍洞。檢自https://www.penghu-nsa.gov.tw/TravelInformationAccommodationDetailC001200.aspx?Cond=a8a60fed-84b7-4172-8302-bbca8600f08c&SortType=1&SearchAdvanced=False&Language=1028# [2] 曾文明。澎湖知識服務平台。鴛鴦窟。檢自https://penghu.info/OBFE117C95DE7D4007C8 [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02/06。 [4] 陳鴻賢、許毓恩。悠遊八罩自然與人文生態學習手冊/澎湖縣望安鄉望安國民小學出版。2014/11。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震洋艇格納壕現況。2023/09。
通梁吼門水道
建造年代:1970年,民國59年 位置: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 清康熙22年(1683)6月,清廷招撫鄭氏未果,乃命施琅進攻臺灣。施琅認為要攻下臺灣,必先取得澎湖,因此於同年7月8日,施琅率各式戰船230餘艘,官兵2萬餘名自銅山(今東山島)出發進攻澎湖,次日抵達貓嶼、花嶼一帶,當日夜泊於八罩島(今望安)水垵澳,並派官至附近各島安撫百姓。10日清晨,施琅率艦進入媽宮,與劉國軒展開激戰,當日清軍落敗,施琅首戰失利後,退回到八罩島重新整軍。同年7月16日再次進攻。施琅派遣六子世驃、都督陳蟒、魏明率戰船50艘,沿嵵裡四角嶼、雞籠嶼;另一路七子世驊、總兵董義、康同玉率戰船50艘,從西側牛心灣與明艦交戰;施琅則親自率領大烏船居中主攻。以梅花陣戰術大敗劉國軒,劉國軒見大勢已去,於是率大小戰艦30艘,由吼門淺礁處退回臺南,隨後鄭氏投降,從此臺灣及澎湖併入清朝版圖。[1][2]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於白沙島和西嶼島的「吼門」水道上,「吼門」水道為澎湖六大急流的俗稱「二吼」,(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此海域海流湍急,平時的海流流速高達每秒3公尺以上,尤其東北季風季節時海流更是險急。[3] 跨海大橋為民國54年(1965)5月16日起,由國軍工兵部隊以拋石式路堤工法,先行施工橋樑路堤部份,路堤全長319公尺,橋樑部份於民國55年(1966)8月動工,至民國59年(1970)12月25日竣工。橋長設計2,159公尺,橋面寬5.1公尺,有7處8公尺寬會車道,橋墩74座,大小橋孔76個,並新開闢大橋兩端新路3,061公尺,大橋兩端建有彩虹型式拱形門樓,門樓上書寫「民國59年12月 澎湖跨海大橋 蔣中正題」,當時為遠東第一跨海大橋。大橋竣工後,建有紀念碑四座。[3] 由海圖觀之,大列嶼與小列嶼之間即是吼門,吼門又細分如下:中間的叫大吼、北邊的稱做北溝阿、南邊西嶼那邊稱為南吼,英國地圖稱此水域為牛公灣,也許是牛在吼故名。[4] 參考文獻: [1]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戰火煙漫話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清鄭之戰—施琅征澎。2020。 [3]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165頁 [4]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吼門。檢自https://penghu.info/OB17CF20842814008D49 [5] 紀麗美。澎湖縣壓箱寶的老照片:生活歷史影像老照片專輯/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2006/07。 [6] 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澎湖。2002/06/01。 [7]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通梁吼門水道現況。2023/09。
漁翁島燈塔(西嶼燈塔)
建造年代:1778年,清乾隆43年 位置: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195號 漁翁島燈塔清代稱為「西嶼塔燈」,為臺澎最古老燈塔,燈塔位於西嶼鄉外垵村西側屹仔尾岬角處。此地西側海域即為澎湖六大急流中的「西流」(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西嶼頭為往來台厦船舶航道的標識點。清乾隆43年(1778)台灣府知府蔣元樞和澎湖糧防捕廳通判謝維祺,為使由厦門而東來之船隻,以西嶼頭為航海標識,於此地創建「西嶼塔燈」,這也是台、澎地區首建的燈塔。[1] 西嶼燈塔因長年屢遭風災,澎湖廳通判蔣鏞於清道光3年(1823)與澎湖水師提憲陳元戎籌款重修。但因塔頂油燈所產生的光力較薄弱,無法達到國際各國燈塔應有的光力標準,英、美、日、法等國即向清政府要求構建新式燈塔。同治12年(1873),由福建海關總稅務司派人至西嶼,購置構建新式燈塔用地,並重新興建燈塔和附屬設施。同治13年(1874)由海關總稅務司聘請英國工程師(韓得森 DAVID M.HENDERSON )規劃設計仿西式燈塔形制構造,將西嶼燈塔改建為圓形鑄鐵造塔身,塔身外觀漆成白色,入口處上方三角形的門楣上,書有凸製的英文題字(DAVID M.HENDERSON 1874),於清光緒元年(1875)7月11日動工興建,同年11月竣工。 日治時期,除沿用清領時期燈塔設備運作外,另設置一座百葉窗型氣象觀測器。同時於明治30年(1897)以駐澎湖島日軍有線電話設備,佈設媽宮與漁翁島燈塔間之海底電話線,這也是澎湖地區有線電話之濫觴(起源)。二次世界大戰,昭和20年(1945)7月5日至8月7日,遭受美軍轟炸機襲擊,所幸受損輕微,燈塔仍能照常點燈運作。[1] 民國55年(1966)漁翁島燈塔改裝設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為18萬支燭光,光程25.1海浬。民國70年(1981)再增設「電霧號」二座,以提高往來船舶於低能見度航行的安全。[1] 參考文獻: [1] 國家文化資料庫。西嶼燈塔(漁翁島燈塔)。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70417000003 [2] 井原伊三太郎編撰。澎湖島大觀中文版(鄭紹裘譯)。1932/11。 [3]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4] 許玉河老師。澎湖知識服務平台。Nelly紀念碑。檢自https://penghu.info/OB2D8D3B1A1A5C0DBD5D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漁翁島燈塔現況。2023/09。
媽宮古城順承門
建造年代:1886年,清光緒12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80號 媽宮城是清末所興建的城牆,清初澎湖的行政官衙為「巡檢司」,設在暗澳鄉(今日的「文澳」),雍正5年(1728)廢巡檢改置通判,並將巡檢署稍加擴大築建廳舍。《澎湖廳志》記載:「澎湖遂成海外樂郊,與臺灣並稱東南保障矣。」即說明當時情況。[5] 清光緒11年(1885)3月法軍攻佔媽宮,6月清法兩國議和,法軍陸續撤退。光緒12年(1886)11月澎湖水師總兵吳宏洛到任後,以「國疆不得不防」自12月起即領軍民築建「媽宮城」,亦稱「澎湖城」又稱「光緒城」,於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媽宮城的周圍789丈2尺5寸,牆垛570個,牆身垛高1丈8尺,根腳入地3尺5寸,厚度2丈4尺,設東、西、南、北、小西、小南等六門,六城門又稱:朝陽、大西、迎薰、拱辰、順承、即敘。除了大西門之外,各設有城樓,東南臨海,西接金龜頭,北挖護城河1條,總工程費約2萬3千5百37兩餘。 媽宮城為清領時期最後一座海防城池,歷史雖然不及台灣其他古城;然因受清法戰爭影響而興築的城,肩負抵禦來自海上的敵軍與海賊攻擊,也歷經光緒21年(1895)乙未戰爭的重要戰役,是澎湖與台灣海上防禦的城池。 清末,順承門城門前設有軍用碼頭一座,專供當地水師之用,日治時期為興築港口,而將城南及東南濱海一帶城牆拆毀,並因都市計劃拆毀北門、東門。媽宮城區西半部仍為重要軍事據點,城牆做為屏障可抵擋來自西側海面上的攻擊,有防禦之功能,因此未被拆除,現存的城牆規模約802公尺,為原城的四分之一連同唯二留存的順承門 (小西門)、大西門(今稱中興門),為國定古蹟[1][4][5] 參考文獻: [1] 鄭紹裘。懷古述舊話澎湖。2007-12。 [2] 林世超、張宇彤。澎湖縣國定古蹟媽宮古城順承門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期末修正報告。2016-02。 [3] 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澎湖島)順承門‧海軍集會所道路。檢自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1_004_0000364393(2019.11.11) [4] 劉淑芬。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媽宮古城順承門。2020。 [5] 井原伊三太郎、鄭紹裘。澎湖島大觀中文版。1932-11 。 [6]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媽宮古城順承門現況。2023/09。
龍門閉鎖陣地
建造年代:民國50年 位置:澎湖縣湖西鄉漁港旁 龍門閉鎖陣地又稱「湖西龍門南崁閉鎖陣地」,位處湖西鄉裡正角西南側山坡內。民國109年(2020)澎湖縣政府統一命名為「龍門閉鎖陣地」,場域規畫大致分為兩區,外部區域為景觀設施園區,主要包含市集賣店、公共廁所、遊客服務中心及停車場,日治後期,日軍為了躲避美軍空襲,在此處開挖防空壕。[1] 龍門閉鎖陣地,目前陣地坑道全長約705公尺,寬約140公分,高約2公尺,國民政府軍隊接管後,於民國50年(1961),澎防部1357部隊重新構建陣地內有:機槍堡、57戰防砲堡、地下指揮所及雷達站等設施。可容納步兵連150員,其中內部設有砲堡及射擊口,提供國軍禦敵使用。坑道內則設置機槍堡10處(含總機室1處)、五七戰防砲堡2處、彈藥庫房1處、廚房1處、兵棋室1處、蓄水池1處及警戒兵14處。[1]。國軍撤除後,林務局於此營造防風林,民國98年(2009)間造林工作人員發現此坑道。澎湖縣政府為保存及開發為軍事文化景點, 104年澎防部交給縣府經管,自105年(2016)起逐年爭取經費進行整建,109年(2020)10月完工啟用開放軍事歷史觀光景點。[1] 參考文獻: [1] 澎湖縣政府。澎湖閉鎖陣地網站。檢自https://longmen885.com.tw/signup/index.php?action=adoutus [2]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龍門閉鎖陣地現況。2023/09。
西嶼西臺(西嶼西砲臺)
建造年代:1887年,清光緒13年 位置: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段278號 康熙22年(1683),施琅率艦攻澎,劉國軒奉命來澎督戰,為強化澎湖守備,劉國軒於澎湖趕建多處砲臺,據施琅擊敗劉國軒後上呈<飛報澎湖大捷疏>中,記載:「據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風櫃尾砲城一座、四角山砲城一座、雞籠山砲城一座、東西嵵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外塹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遣賊眾死守,星羅綦布,堅如鐵捅。」由上述可知西嶼西臺始創建早於康熙22年(1683)。[1] 清廷領澎後,沿用鄭氏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光緒9年(1883)年,爆發清法戰爭,澎湖通判李嘉棠西嶼興建兩座砲臺,並於光緒10年(1884)完工,砲臺完工後清廷並未隨即派兵置砲,形同一虛設砲臺。同年正月臺灣道劉璈亦修蛇頭山砲臺和四角嶼砲臺。光緒11年(1885)法軍於3月29日轉戰澎湖,法艦砲轟摧毀蛇頭山砲臺、金龜頭礮臺和四角嶼砲臺,並於3月31日佔領媽宮。清法議和後,法軍於6月24日陸續撤離澎湖。[1] 清法戰後,閩浙總督楊昌濬,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危絕險,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並建議於媽宮建城。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並任吳宏洛為澎湖鎮首任總兵。吳宏洛抵澎後,奉命建媽宮城,並新建大城北砲臺、金龜頭礮臺、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西嶼西臺構建竣工後,配備11吋、6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10吋同型砲2門及銅砲2門。[1] 西嶼西臺完工後的配置大略呈內凹方形,外堡門門額上「西嶼西臺」為劉銘傳所題。砲臺整體配置有內、外堡門和土垣,內土垣與外土垣間有壕溝做為緩衝帶,甬道與兵房呈山形平面配置,砲座4個位於南側內土垣內側,內土垣內並設有砲彈座,最西側的11吋砲座北側建有一間值班衛兵房。砲臺和兵房及甬道主體結構為磚石混合砌築,牆體外側以當時最新的「鐵土」(洋灰)材料做為粉刷層。[1] 光緒21年(1895),清日乙未澎湖之役,日艦畏懼西嶼西臺、西嶼東臺和金龜頭礮臺的強大火砲威力,轉由龍門東側海岸裡正角處登陸,由於西嶼西臺位於澎湖島的最西側,無法火力支援澎湖島東側的拱北砲臺,日軍在攻破拱北砲臺後,即長驅直入佔領媽宮城,西嶼西臺在澎湖島屢次戰役中,皆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火砲威力。[1] 日本領台後,於明治29年(1896)2月23日由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參謀總長彰仁親王提出《基隆及澎湖島防禦整備與砲臺修築相關意見書》,同年7月13日新設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及澎湖島要塞砲臺修建計畫,將西嶼西砲臺火砲配備更改為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2門、同型6吋砲2門(增加1門由拱北砲臺移來),並加配備機關砲6門。並於外垵西側高地增建新砲臺一處,砲臺內配備5吋阿姆斯壯砲4門(5吋砲由東角砲臺1門、蘇澳砲臺2門、打狗砲臺1門移來),機關砲4門。同年6月25日將西嶼西臺改稱西嶼西砲臺,改配備6門28珊榴彈砲、4門9珊加農砲4門機關砲,並派1小隊兵力駐守。西嶼西砲臺任務為防止敵軍由西方登陸及襲擊防禦用。[1] 明治34年(1901)8月20日,澎湖要塞砲臺計畫又做了修正,建成西嶼西堡壘,其任務為以重砲從西嶼燈塔對西嶼東堡壘方向前方一帶的海面射擊,以掩護東堡壘可以伺機向其北方灣內射擊。並改配備6門28珊榴彈砲和6門機關砲,駐守兵力仍推持1小隊。[1] 大正3年(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日軍對於國際情勢的變化和兵器的革新再重新研擬「要塞整理案」,並於大正8年(1919)5月15日調整澎湖島要塞兵備,其中西嶼西堡壘改稱為「西砲臺」,仍配備6門28珊榴彈砲,但撤除6門機關砲,同時備附28珊砲彈180發。[1]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空軍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戰力,馬公要塞防禦計畫面臨再度修正,在昭和16年(1941)完成要塞再整理計畫,其中兩砲臺改配備4門28珊榴彈砲,外垵社西側附屬砲臺改配備4門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1] 昭和20年(1945)8月7日美軍軍機曾攻擊此區域軍事設施,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軍機對澎湖地區做最後一次的空襲,太平洋戰爭中,由於美軍採跳島作戰方式,攻克菲律賓後,即跳過臺灣和澎湖直接攻擊日本沖繩,所以澎湖島要塞砲臺在太平洋戰爭中也皆未與美國軍艦作正面的砲擊,澎湖島要塞各砲臺乃得以未遭砲毀而保存至今。[1] 民國72年(1983)12月28日,西嶼西臺指定為國定古蹟。[1] 現今澎湖縣旅遊處將首次製造於光緒12年(1886)的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以實際尺寸仿製阿姆斯壯仿砲展示於西嶼西臺,讓遊客實地體驗歷史重現的情境以及當時澎湖海防軍備實力。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西嶼西臺。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14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西臺現況。2023/09。
澎湖天后宮
建造年代:約1604年之前,約明萬曆32年就已存在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1號 澎湖天后宮創建於何時雖然沒有定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明萬曆32年(1604)就已經存在,是全臺年代最久遠之媽祖廟。[1] 天后宮位於澎湖古渡口北側斜坡地處(今中央里正義街19號),面臨澎湖內海,且海面風平浪靜,所以福建沿海先民渡海前來澎湖的船舶,習以渡口做為主要停泊岸口。湄洲「媽祖」自昇化後,即為沿海居民所信仰。由於深信「媽祖」能庇佑出海作業船隻,所以沿海漁民前來澎湖捕撈漁穫,進而落腳開墾,亦將所信仰的「媽祖」由湄洲請分靈前來澎湖建宮廟祭祀之。[2][4] 澎湖天后宮在澎湖明荷之役—韋麻郎率領荷軍首次入侵與明清戰爭施琅征澎此二大戰役皆在軍事歷史中留下事蹟。 15~17世紀,由於受到東方盛產香料的激勵,明萬曆32年(1604),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遣提督韋麻郎(Wijbland Van Waerwijek)在駛往澳門途中,遭暴風侵襲故轉入澎湖,由於正值春、冬汛空檔,無汛兵駐守,韋麻郎如入無人之境,率領兵船進犯澎湖,明萬曆32年(1604)8月7日為荷蘭人初次入侵登陸澎湖,圖謀久居做為與中國貿易的通商據點,一面派通事林玉前往福建,要求明朝政府准許互市。明政府則採取嚴禁通海,曉之以理、威之以兵,斷其接濟,予以物資封鎖;同年9月27日,時任浯嶼水寨把總的沈有容率50艘船艦作為武裝後盾抵澎湖,直接與韋麻郎談判,令其知通商無望。韋麻郎於同年12月15日退出澎湖,結束四個多月的佔領。事後,為紀念沈有容外交折衝的成就,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記其事,此碑現今於澎湖天后内。[6] 清康熙22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軍隊進攻澎湖打敗鄭軍,當時施琅認為進攻取勝全賴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緣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3]澎湖天后宮自創建以來歷經多次修建,乾隆15年(1750),澎湖通判何器倡議重修;乾隆57年(1792),澎湖水師副將等會同蘇松鎮、孫全謀及千總李光險等倡捐重修;嘉慶23年(1818)澎湖通判陞寶,水師副將陳一凱等倡捐勸修;日治時期大正11~12年(1922~1923)改建,此時正處於澎湖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狀態中,地方人士熱心參與,更匯集全澎資源的襄助。在經費充裕的情況下,來自澎湖各地頂尖的師傅或是由外地聘請的名匠,自然能夠全心投入發揮其所長,經過精心雕塚、砌築的廟字,堪稱臺灣地區傳統閩南式建築的典範之一,奠定了今日所見的規模與形貌。 在完成大正年間的改建後,部分來自泉州與東山島的師傅們也隨之在此落地生根,而身懷之技藝,亦透過傳承在澎湖地區延續下來;因當初合作的契機,與本地的師傅們也發展出工作團隊的關係,彼此間的交融成為澎湖建築文化的一部份。相隔60年後,天后宮再度興工,以大正12年(1923)落成的廟貌為主體進行修復,在力求「殘跡保存」為原則之下,召募了當初參與改建之先輩們系下的師傅群,運用傳統的工法施作。重現風華的澎湖天后宮雖不施彩繪、安金而少了幾分亮麗,然素樸沈靜的樣貌卻也適切地顯現其悠遠滄桑的歷史。 [1][4][8] 參考文獻: [1] 張玉璜等人。澎湖縣國定古蹟天后宮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015-02。 [2] 陳英俊。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2012-11。 [3] 鄭紹裘。懷古述舊話澎湖。2007-12。 [4]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天后宮。2020。 [5] 張玉璜等人。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本體損壞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報告書。2010-12 [6] 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數位典藏/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殘碑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4_002_0000007230&lang=chn [7]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8] 楊國夫、郭金龍、高啟進。開臺澎湖天后宮簡介。2007/07。 [9]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澎湖天后宮現況。2023/09。
馬公觀音亭
建造年代:1696年,清康熙35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介壽路7號 觀音亭位於馬公西側海岸邊,民間相傳,明朝末年,觀音大士見媽宮港風景秀麗,下凡佇足,居民即於該地建亭,即為今之觀音亭。故創建之前,可能已有小亭。至康熙35年(1696),澎湖左營游擊薛奎創建觀音亭,主祀觀音大士。乾隆46年(1781)由通判陳銓與澎協馬蛟等官紳勸捐,撤基重建。自古以來澎湖人民以海為田,身家所繫,莫不乞求海上平安。為祈求人民往來海上,穩度波瀾,通判蔣鏞等官紳於道光6年(1826)倡捐,擇觀音亭東邊廂房拆屋,另建龍王祠。[1][2] 光緒11年(1885)清法戰爭3月29日,旗艦IeBayard(拜雅號)與IeDuchaffaut(迪沙佛號)巡洋艦二船齊開大砲轟擊,媽宮於三天內淪陷。戰後,媽宮形同廢墟,廟內羅漢像及鐘鼓等文物為法軍所劫掠。程邦基於<重修城隍廟碑記>順道提及「廟西觀音亭為砲圮,並建之」。廟庭左前方的鐘亭內古鐘,為光緒13年(1887)所鑄。[1][5] 至光緒17年(1891),總兵吳宏洛捐資補修觀音亭。不久後,又遭遇乙未戰爭日軍攻澎遭戰火受損,再次慘遭破壞。昭和2年(1927)由澎湖紳民於再度重建今日的觀音亭,闔澎公廟之一。[1][2][6] 參考文獻: [1] 林進寶。澎湖縣定古蹟馬公觀音亭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2007-05。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觀音亭。2020。 [3] 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1995-05。 [4] 許玉河。澎湖知識服務平台。重建觀音亭記碑。檢自https://penghu.info/OB452F2C2B4FCD8B612A。 [5] 許玉河。澎湖知識服務平台。觀音亭。檢自https://penghu.info/OBAC3C8AC6F41E37DF93 [6]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官網。澎湖縣一般古物介紹-匾額篇~水師官兵與觀音菩薩的邂逅-「『薄海蒙庥』匾」。檢自https://www.penghu.gov.tw/tourism/home.jsp?id=61&act=view&dataserno=11009270012#image-1 [7]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觀音亭現況。2023/09。 [8] 陳英俊。馬公觀音亭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