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梁吼門水道
建造年代:1970年,民國59年
位置: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
清康熙22年(1683)6月,清廷招撫鄭氏未果,乃命施琅進攻臺灣。施琅認為要攻下臺灣,必先取得澎湖,因此於同年7月8日,施琅率各式戰船230餘艘,官兵2萬餘名自銅山(今東山島)出發進攻澎湖,次日抵達貓嶼、花嶼一帶,當日夜泊於八罩島(今望安)水垵澳,並派官至附近各島安撫百姓。10日清晨,施琅率艦進入媽宮,與劉國軒展開激戰,當日清軍落敗,施琅首戰失利後,退回到八罩島重新整軍。同年7月16日再次進攻。施琅派遣六子世驃、都督陳蟒、魏明率戰船50艘,沿嵵裡四角嶼、雞籠嶼;另一路七子世驊、總兵董義、康同玉率戰船50艘,從西側牛心灣與明艦交戰;施琅則親自率領大烏船居中主攻。以梅花陣戰術大敗劉國軒,劉國軒見大勢已去,於是率大小戰艦30艘,由吼門淺礁處退回臺南,隨後鄭氏投降,從此臺灣及澎湖併入清朝版圖。[1][2]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於白沙島和西嶼島的「吼門」水道上,「吼門」水道為澎湖六大急流的俗稱「二吼」,(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此海域海流湍急,平時的海流流速高達每秒3公尺以上,尤其東北季風季節時海流更是險急。[3]
跨海大橋為民國54年(1965)5月16日起,由國軍工兵部隊以拋石式路堤工法,先行施工橋樑路堤部份,路堤全長319公尺,橋樑部份於民國55年(1966)8月動工,至民國59年(1970)12月25日竣工。橋長設計2,159公尺,橋面寬5.1公尺,有7處8公尺寬會車道,橋墩74座,大小橋孔76個,並新開闢大橋兩端新路3,061公尺,大橋兩端建有彩虹型式拱形門樓,門樓上書寫「民國59年12月 澎湖跨海大橋 蔣中正題」,當時為遠東第一跨海大橋。大橋竣工後,建有紀念碑四座。[3]
由海圖觀之,大列嶼與小列嶼之間即是吼門,吼門又細分如下:中間的叫大吼、北邊的稱做北溝阿、南邊西嶼那邊稱為南吼,英國地圖稱此水域為牛公灣,也許是牛在吼故名。[4]
參考文獻:
[1]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戰火煙漫話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清鄭之戰—施琅征澎。2020。
[3]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165頁
[4]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吼門。檢自https://penghu.info/OB17CF20842814008D49
[5] 紀麗美。澎湖縣壓箱寶的老照片:生活歷史影像老照片專輯/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2006/07。
[6] 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澎湖。2002/06/01。
[7]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通梁吼門水道現況。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