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媽宮27古蹟建築年代軸新增天啟v1.2 明朝 元朝 清朝 日治時期 民國 1281 1604 1644 1662 1722 1736 1795 1886 1875 1723 1735 1895 1906 1914 1924 1931 1942 1947 1960 至元 天啟 萬曆 康熙 雍正 乾隆 光緒 明治 大正 昭和 民國
澎湖天后宮
語音導覽
建造年代:約1604年之前,約明萬曆32年就已存在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1號

澎湖天后宮創建於何時雖然沒有定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明萬曆32年(1604)就已經存在,是全臺年代最久遠之媽祖廟。[1] 天后宮位於澎湖古渡口北側斜坡地處(今中央里正義街19號),面臨澎湖內海,且海面風平浪靜,所以福建沿海先民渡海前來澎湖的船舶,習以渡口做為主要停泊岸口。湄洲「媽祖」自昇化後,即為沿海居民所信仰。由於深信「媽祖」能庇佑出海作業船隻,所以沿海漁民前來澎湖捕撈漁穫,進而落腳開墾,亦將所信仰的「媽祖」由湄洲請分靈前來澎湖建宮廟祭祀之。[2][4]
澎湖天后宮在澎湖明荷之役—韋麻郎率領荷軍首次入侵與明清戰爭施琅征澎此二大戰役皆在軍事歷史中留下事蹟。
15~17世紀,由於受到東方盛產香料的激勵,明萬曆32年(1604),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遣提督韋麻郎(Wijbland Van Waerwijek)在駛往澳門途中,遭暴風侵襲故轉入澎湖,由於正值春、冬汛空檔,無汛兵駐守,韋麻郎如入無人之境,率領兵船進犯澎湖,明萬曆32年(1604)8月7日為荷蘭人初次入侵登陸澎湖,圖謀久居做為與中國貿易的通商據點,一面派通事林玉前往福建,要求明朝政府准許互市。明政府則採取嚴禁通海,曉之以理、威之以兵,斷其接濟,予以物資封鎖;同年9月27日,時任浯嶼水寨把總的沈有容率50艘船艦作為武裝後盾抵澎湖,直接與韋麻郎談判,令其知通商無望。韋麻郎於同年12月15日退出澎湖,結束四個多月的佔領。事後,為紀念沈有容外交折衝的成就,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記其事,此碑現今於澎湖天后内。[6]
清康熙22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軍隊進攻澎湖打敗鄭軍,當時施琅認為進攻取勝全賴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緣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3]澎湖天后宮自創建以來歷經多次修建,乾隆15年(1750),澎湖通判何器倡議重修;乾隆57年(1792),澎湖水師副將等會同蘇松鎮、孫全謀及千總李光險等倡捐重修;嘉慶23年(1818)澎湖通判陞寶,水師副將陳一凱等倡捐勸修;日治時期大正11~12年(1922~1923)改建,此時正處於澎湖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狀態中,地方人士熱心參與,更匯集全澎資源的襄助。在經費充裕的情況下,來自澎湖各地頂尖的師傅或是由外地聘請的名匠,自然能夠全心投入發揮其所長,經過精心雕塚、砌築的廟字,堪稱臺灣地區傳統閩南式建築的典範之一,奠定了今日所見的規模與形貌。
在完成大正年間的改建後,部分來自泉州與東山島的師傅們也隨之在此落地生根,而身懷之技藝,亦透過傳承在澎湖地區延續下來;因當初合作的契機,與本地的師傅們也發展出工作團隊的關係,彼此間的交融成為澎湖建築文化的一部份。相隔60年後,天后宮再度興工,以大正12年(1923)落成的廟貌為主體進行修復,在力求「殘跡保存」為原則之下,召募了當初參與改建之先輩們系下的師傅群,運用傳統的工法施作。重現風華的澎湖天后宮雖不施彩繪、安金而少了幾分亮麗,然素樸沈靜的樣貌卻也適切地顯現其悠遠滄桑的歷史。 [1][4][8]

參考文獻:
[1] 張玉璜等人。澎湖縣國定古蹟天后宮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015-02。
[2] 陳英俊。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2012-11。
[3] 鄭紹裘。懷古述舊話澎湖。2007-12。
[4]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天后宮。2020。
[5] 張玉璜等人。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本體損壞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報告書。2010-12
[6] 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數位典藏/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殘碑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4_002_0000007230&lang=chn
[7]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8] 楊國夫、郭金龍、高啟進。開臺澎湖天后宮簡介。2007/07。
[9]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澎湖天后宮現況。2023/09。
延伸探索
地理位置
本景點為AR導覽告示牌座標位置
Google Map
23°33'51.26"N 119°33'50.40"E
Map Direction
路線
Google
Map data ©2023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