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
建造年代:1717年,清康熙56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莒光村10-2號
馬公金龜頭礮臺位於澎湖馬公半島西南側海岬上,因礮臺門額題有「天南鎖鑰」,故亦稱天南礮臺,與風櫃尾蛇頭山,共扼馬公港門,設有媽宮澳西汛(西港口砲臺)做為媽宮右臂,與風櫃尾汛的煙墩、砲臺做為左衛相互對峙。其地又與外洋最衝要口的西嶼小頭角遙相對望,且與西嶼內塹汛共守澎湖灣,軍事地位險要。[1][2][3]
根據調研報告文獻得知,金龜頭礮臺築城時間可分為3次構築,第一次築城於清康熙56年(1717)由總督覺羅滿保、巡撫陳璸、布政使沙木哈所建,稱澎湖新城,為清廷重修明末12座砲臺的其中之一,形式應屬於中國傳統的舊式礮臺,配備為前膛鑄鐵礮。[1][3]
第二次築城於同治3年(1864)由水師副將吳奇勳所建,稱金龜頭礮臺,形式應屬於中國傳統的舊式礮臺,配備應為前膛鑄鐵礮。清法戰爭期間,金龜頭礮臺與新城砲臺因法軍猛烈砲襲,彈藥庫遭擊中,喪失作戰能力,使法軍能迅速進占媽宮。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上任後,深感澎湖防衛的重要,由澎湖鎮總兵吳宏洛督建4座新式砲臺,即西嶼西臺、西嶼東臺、拱北砲臺與金龜頭礮臺。[1][2][3]
第三次築城於光緒13年(1887)春1~2月間(農曆正月)由水師總兵吳宏洛所建,與西嶼西臺相仿的磚石砌三合土穹窿式,配備的是當時最先進的12吋、10吋、7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礮各一門。也因其強大的砲擊威力,使清日乙未一役,日軍避開此砲台,而由澎湖島東側龍門裡正角登陸,後即長驅進入媽宮城,並占領金龜頭礮臺,以砲臺之砲攻擊西嶼東砲臺,清軍見大勢已去,乃匆促逃離澎湖,日軍遂占領澎湖。[1][2][3]
第四次築城於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5月20日,由日本陸軍省築城部澎湖島支部改建[1],為日本近代築城的「成熟期」時代[2],明治37年(1904)9月15日完工,稱天南礮臺。工事總監為支部長工兵少佐柴恒房,主任官為技手石川義仙、菅野外三郎、杉野中造。此次改建武器配置有28珊榴彈礮、鋼銅製9珊速加、安式28口徑10吋加2門等。 [1][2]
參考文獻:
[1] 楊仁江等人。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2005-11。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公金龜頭礮臺。2020。
[3] 許雪姬。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2005-07。
[4]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現況。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