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西嶼鄉
西嶼西臺(西嶼西砲臺)
建造年代:1887年,清光緒13年 位置: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段278號 康熙22年(1683),施琅率艦攻澎,劉國軒奉命來澎督戰,為強化澎湖守備,劉國軒於澎湖趕建多處砲臺,據施琅擊敗劉國軒後上呈<飛報澎湖大捷疏>中,記載:「據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風櫃尾砲城一座、四角山砲城一座、雞籠山砲城一座、東西嵵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外塹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遣賊眾死守,星羅綦布,堅如鐵捅。」由上述可知西嶼西臺始創建早於康熙22年(1683)。[1] 清廷領澎後,沿用鄭氏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光緒9年(1883)年,爆發清法戰爭,澎湖通判李嘉棠西嶼興建兩座砲臺,並於光緒10年(1884)完工,砲臺完工後清廷並未隨即派兵置砲,形同一虛設砲臺。同年正月臺灣道劉璈亦修蛇頭山砲臺和四角嶼砲臺。光緒11年(1885)法軍於3月29日轉戰澎湖,法艦砲轟摧毀蛇頭山砲臺、金龜頭礮臺和四角嶼砲臺,並於3月31日佔領媽宮。清法議和後,法軍於6月24日陸續撤離澎湖。[1] 清法戰後,閩浙總督楊昌濬,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危絕險,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並建議於媽宮建城。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並任吳宏洛為澎湖鎮首任總兵。吳宏洛抵澎後,奉命建媽宮城,並新建大城北砲臺、金龜頭礮臺、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西嶼西臺構建竣工後,配備11吋、6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10吋同型砲2門及銅砲2門。[1] 西嶼西臺完工後的配置大略呈內凹方形,外堡門門額上「西嶼西臺」為劉銘傳所題。砲臺整體配置有內、外堡門和土垣,內土垣與外土垣間有壕溝做為緩衝帶,甬道與兵房呈山形平面配置,砲座4個位於南側內土垣內側,內土垣內並設有砲彈座,最西側的11吋砲座北側建有一間值班衛兵房。砲臺和兵房及甬道主體結構為磚石混合砌築,牆體外側以當時最新的「鐵土」(洋灰)材料做為粉刷層。[1] 光緒21年(1895),清日乙未澎湖之役,日艦畏懼西嶼西臺、西嶼東臺和金龜頭礮臺的強大火砲威力,轉由龍門東側海岸裡正角處登陸,由於西嶼西臺位於澎湖島的最西側,無法火力支援澎湖島東側的拱北砲臺,日軍在攻破拱北砲臺後,即長驅直入佔領媽宮城,西嶼西臺在澎湖島屢次戰役中,皆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火砲威力。[1] 日本領台後,於明治29年(1896)2月23日由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參謀總長彰仁親王提出《基隆及澎湖島防禦整備與砲臺修築相關意見書》,同年7月13日新設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及澎湖島要塞砲臺修建計畫,將西嶼西砲臺火砲配備更改為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2門、同型6吋砲2門(增加1門由拱北砲臺移來),並加配備機關砲6門。並於外垵西側高地增建新砲臺一處,砲臺內配備5吋阿姆斯壯砲4門(5吋砲由東角砲臺1門、蘇澳砲臺2門、打狗砲臺1門移來),機關砲4門。同年6月25日將西嶼西臺改稱西嶼西砲臺,改配備6門28珊榴彈砲、4門9珊加農砲4門機關砲,並派1小隊兵力駐守。西嶼西砲臺任務為防止敵軍由西方登陸及襲擊防禦用。[1] 明治34年(1901)8月20日,澎湖要塞砲臺計畫又做了修正,建成西嶼西堡壘,其任務為以重砲從西嶼燈塔對西嶼東堡壘方向前方一帶的海面射擊,以掩護東堡壘可以伺機向其北方灣內射擊。並改配備6門28珊榴彈砲和6門機關砲,駐守兵力仍推持1小隊。[1] 大正3年(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日軍對於國際情勢的變化和兵器的革新再重新研擬「要塞整理案」,並於大正8年(1919)5月15日調整澎湖島要塞兵備,其中西嶼西堡壘改稱為「西砲臺」,仍配備6門28珊榴彈砲,但撤除6門機關砲,同時備附28珊砲彈180發。[1]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空軍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戰力,馬公要塞防禦計畫面臨再度修正,在昭和16年(1941)完成要塞再整理計畫,其中兩砲臺改配備4門28珊榴彈砲,外垵社西側附屬砲臺改配備4門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1] 昭和20年(1945)8月7日美軍軍機曾攻擊此區域軍事設施,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軍機對澎湖地區做最後一次的空襲,太平洋戰爭中,由於美軍採跳島作戰方式,攻克菲律賓後,即跳過臺灣和澎湖直接攻擊日本沖繩,所以澎湖島要塞砲臺在太平洋戰爭中也皆未與美國軍艦作正面的砲擊,澎湖島要塞各砲臺乃得以未遭砲毀而保存至今。[1] 民國72年(1983)12月28日,西嶼西臺指定為國定古蹟。[1] 現今澎湖縣旅遊處將首次製造於光緒12年(1886)的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以實際尺寸仿製阿姆斯壯仿砲展示於西嶼西臺,讓遊客實地體驗歷史重現的情境以及當時澎湖海防軍備實力。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西嶼西臺。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14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西臺現況。2023/09。
西嶼東臺
建造年代:1887年,清光緒13年 地址: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段13地號 西嶼東臺位於西嶼鄉內垵村東南端當地稱小頭角(東鼻頭)海岬處。與西嶼西臺、風櫃尾砲臺、四角嶼砲臺和馬公金龜頭礮臺共同扼守澎湖內灣。西嶼東臺自明鄭以來即為衛戌澎湖島西南側海域的重要砲臺。 康熙22年(1683),清水師提督施琅將率艦攻澎,明將劉國軒奉命來澎督戰,為強化澎湖守備,劉國軒於澎湖趕建多處砲臺。據施琅擊敗劉國軒後上呈〈飛報澎湖大捷疏〉中,記載:「據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風櫃尾砲城一座、四角山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外塹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遣賊眾死守,星羅綦布,堅如鐵捅。」由上述可知西嶼東臺始創建於康熙22年(1683)。清廷領澎後,延用明鄭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 清廷領澎後,沿用鄭氏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光緒9年(1883)年,爆發清法戰爭,澎湖通判李嘉棠西嶼興建兩座砲臺,並於光緒10年(1884)完工,砲臺完工後清廷並未隨即派兵置砲,形同一虛設砲臺。同年正月臺灣道劉璈亦重修蛇頭山砲臺和四角嶼砲臺。光緒11年(1885)法軍於3月29日轉戰澎湖,法艦砲轟摧毀蛇頭山砲臺、金龜頭礮臺和四角嶼砲臺,並於3月31日佔領媽宮。清法議和後,法軍於6月24日陸續撤離澎湖。[1] 清法戰後,閩浙總督楊昌濬,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危絕險,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並建議於媽宮建城。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並任吳宏洛為澎湖鎮首任總兵。吳宏洛抵澎後,奉命建媽宮城,並新建大城北砲臺、金龜頭礮臺、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西嶼東臺構建完工後配備7、8、10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並配置銅砲二門。 西嶼東臺配置略呈方形,外堡土垣東、西向約100公尺,南、北向約120公尺,外堡門門額「西嶼東臺」為劉銘傳所題。外堡土垣內有壕溝做為與內土垣的緩衝帶,內堡土垣內設有外校場、內校場,並以甬道聯結ㄇ字型兵房、指揮據點、彈藥庫和三座砲座等各項設施。砲臺主體構建為磚石混合砌築,牆體外側以當時最新的「鐵土」(洋灰)材料做為粉刷層。 光緒21年(1895)3月23日,清、日乙未之役,日艦畏懼於西嶼西臺、西嶼東臺和金龜頭礮臺的強大火砲威力,轉由湖西龍門東側海岸裡正角處登陸,3月25日,日軍由媽宮城拱辰門入城後,隨即進入金龜頭礮臺並修復遭清軍破壞的阿姆斯壯砲,並由金龜頭礮臺向西嶼東臺做試探性砲擊,西嶼東臺久久皆未反擊,日軍隨即派兵至西嶼東臺查看虛實,始知清守軍早己拆毀砲具並引爆火藥庫後撤出砲臺。 日本據台後於明治29年(1896)2月23日由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參謀總長彰仁親王提出《基隆及澎湖島防禦整備與砲臺修築相關意見書》,同年7月13日新設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及澎湖島要塞砲臺修建計畫。將西嶼東臺原有阿姆斯壯砲改配備為8門8吋阿姆斯壯砲和機關砲4門,並改稱為「西嶼東砲臺」。同年6月25日再將西嶼東砲臺改配備為27珊加農砲6門、9珊加農砲4門和機關砲2門並派半小隊兵力駐守,砲臺前開闢3公尺寬道路做為聯外道路。同時於西嶼東砲臺東側小頭角處增建「附屬砲臺」,設置9珊加農砲砲座2個,並以小橫牆區隔之。其任務為協助金龜頭礮臺,在港口前方全面防堵敵軍,並防止攻擊港口布設之水雷側防。為因應澎湖的地理環境及防禦形勢,明治34年(1901)8月20日對澎湖要塞砲臺計畫又做了修正,改建為「西嶼東堡壘」,並改配備4門12吋加農砲、機關砲2門,西嶼東堡壘附屬砲臺則配備9珊加農速射砲4門、機關砲2門。[2] 大正3年(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日軍對於國際情勢的變化和兵器的革新再重新研擬「要塞整理案」,並於大正8年(1919)5月15日調整澎湖島要塞兵備,其中西嶼東堡壘和附屬砲臺改稱「東砲臺」,改配備15珊速射加農砲4門,並配付600發彈藥,附屬砲臺改配備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4門,其主要任務為防止敵艦艇自前方海面對馬公要港採取動作,特別是防遏入侵灣口。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空軍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戰力,馬公要塞防禦計畫面臨再度修正,在昭和16年(1941)完成要塞再整理計畫,其中東砲臺在這次的修正計畫中面臨被廢除的命運,西嶼東臺自此不再具有火砲防禦功能的砲臺。[3] 民國80年(1991)11月23日經內政部指定為一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的同時,部隊仍未撤離。民國101年(2012)7月由澎湖縣政府辦理完成土地撥用。[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西嶼東臺。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11123000004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東臺現況。2023/09。
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
建造年代:1902年,明治35年 位置:澎湖縣西嶼鄉內垵1-5號 「西嶼彈藥本庫」,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内垵村東鼻頭山西側、牛心山南側的半島形坡地與灘頭内,屬於「陸軍特種作戰部隊海龍蛙兵的101兩棲偵查營營區」軍管範圍。地形呈西南東北走向,南高北低,西側有馬蹄形凹地的地形庇護,東側有天然的大海為屏障,且具有隱匿於山谷坡地的環境特色,是日人領臺期間所建構,做為儲存火砲彈藥的場所,供應西嶼軍事要塞的砲彈需求。西嶼彈藥本庫有:明治35年(1902)建的西嶼火藥本庫和西嶼彈丸本庫、明治38年(1905)建的西嶼臨時火藥庫等。其中西嶼臨時火藥庫包括:有煙火藥庫、無煙火藥庫、火具庫各1間。二次大戰時期,日本自殺攻擊部隊-震洋特攻隊,存放250公斤彈藥於此洞窟式彈藥。彈藥庫下方的海灣,震洋特攻隊基地。[2] 因應火砲科技的進步,臨時火藥庫的有煙火藥庫位置在昭和5年(1930)改建為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建物,昭和10年(1935)改建為彈丸加溫場、火藥試驗場、熔蝕場及作業所等建築,並增建試驗性的單窟式洞窟彈藥庫。昭和11年(1936)再新建雙窟式洞窟彈藥庫。日治時期將洞窟式單窟彈藥庫(有煙火藥庫)稱為一號洞窟、洞窟式雙窟彈藥庫(無煙火藥庫)的兩座彈藥庫,分別稱為二號洞窟與三號洞窟,而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則做為彈藥支庫使用。[2] 洞窟式彈藥庫為了保持內庫的清涼與乾燥,加裝了機器設備控管溫濕度,洞窟式彈藥庫為防止產生靜電,內庫牆壁與天花板皆以銅板覆蓋,做為導體捲接入至地面,以達到接地效果。大正11年(1922)出版的《野戰砲兵火工教程》,第4篇「彈藥的處理」所說:「進入火藥庫內應將靴及刀劍卸下,不得攜帶火柴等發火用品,庫内只能穿上草履或護膜靴等。由於火藥庫內嚴禁鐵類,因此在庫內的牆面上常使用銅或黃銅釘。進入庫內也禁止攜帶鐵類的製品。」火藥庫內既然不能用鐵,因此具有延展性,又不會腐蝕的純銅,便成為内裝最好的材料。[2] 地板則是採用混凝土構造,表面以柏油二度及柏油油毛氈打底,其上再鋪2mm厚的鉛板,鉛板上再鋪一層厚約4cm的瀝青砂漿,達到氣密及層防水、防靜電的效果,同時避免因重壓或摩擦造成鉛板的破壞。 民國99年(2010)11月23日指定「西嶼彈藥本庫」為澎湖縣縣定古蹟。因應觀光發展,民國110年(2021)4月13日開放參觀民眾。[2] 參考文獻: [1] 國家文化資料庫。西嶼彈藥本庫。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1123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現況。2023/09。 [4]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