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媽宮27古蹟建築年代軸新增天啟v1.2 明朝 元朝 清朝 日治時期 民國 1281 1604 1644 1662 1722 1736 1795 1886 1875 1723 1735 1895 1906 1914 1924 1931 1942 1947 1960 至元 天啟 萬曆 康熙 雍正 乾隆 光緒 明治 大正 昭和 民國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
語音導覽
建造年代:1717年,清康熙56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莒光村10-2號

馬公金龜頭礮臺位於澎湖馬公半島西南側海岬上,因礮臺門額題有「天南鎖鑰」,故亦稱天南礮臺,與風櫃尾蛇頭山,共扼馬公港門,設有媽宮澳西汛(西港口砲臺)做為媽宮右臂,與風櫃尾汛的煙墩、砲臺做為左衛相互對峙。其地又與外洋最衝要口的西嶼小頭角遙相對望,且與西嶼內塹汛共守澎湖灣,軍事地位險要。[1][2][3]
根據調研報告文獻得知,金龜頭礮臺築城時間可分為3次構築,第一次築城於清康熙56年(1717)由總督覺羅滿保、巡撫陳璸、布政使沙木哈所建,稱澎湖新城,為清廷重修明末12座砲臺的其中之一,形式應屬於中國傳統的舊式礮臺,配備為前膛鑄鐵礮。[1][3]
第二次築城於同治3年(1864)由水師副將吳奇勳所建,稱金龜頭礮臺,形式應屬於中國傳統的舊式礮臺,配備應為前膛鑄鐵礮。清法戰爭期間,金龜頭礮臺與新城砲臺因法軍猛烈砲襲,彈藥庫遭擊中,喪失作戰能力,使法軍能迅速進占媽宮。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上任後,深感澎湖防衛的重要,由澎湖鎮總兵吳宏洛督建4座新式砲臺,即西嶼西臺、西嶼東臺、拱北砲臺與金龜頭礮臺。[1][2][3]
第三次築城於光緒13年(1887)春1~2月間(農曆正月)由水師總兵吳宏洛所建,與西嶼西臺相仿的磚石砌三合土穹窿式,配備的是當時最先進的12吋、10吋、7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礮各一門。也因其強大的砲擊威力,使清日乙未一役,日軍避開此砲台,而由澎湖島東側龍門裡正角登陸,後即長驅進入媽宮城,並占領金龜頭礮臺,以砲臺之砲攻擊西嶼東砲臺,清軍見大勢已去,乃匆促逃離澎湖,日軍遂占領澎湖。[1][2][3]
第四次築城於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5月20日,由日本陸軍省築城部澎湖島支部改建[1],為日本近代築城的「成熟期」時代[2],明治37年(1904)9月15日完工,稱天南礮臺。工事總監為支部長工兵少佐柴恒房,主任官為技手石川義仙、菅野外三郎、杉野中造。此次改建武器配置有28珊榴彈礮、鋼銅製9珊速加、安式28口徑10吋加2門等。 [1][2]

參考文獻:
[1] 楊仁江等人。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2005-11。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公金龜頭礮臺。2020。
[3] 許雪姬。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2005-07。
[4]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現況。2023/09。
延伸探索
地理位置
本景點為AR導覽告示牌座標位置
Google Map
23°33'46.36"N 119°33'27.38"E
Map Direction
路線
Google
Map data ©2024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