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歷史軍事景點
澎湖歷史戰役景點
西嶼東臺
建造年代:1887年,清光緒13年 地址: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段13地號 西嶼東臺位於西嶼鄉內垵村東南端當地稱小頭角(東鼻頭)海岬處。與西嶼西臺、風櫃尾砲臺、四角嶼砲臺和馬公金龜頭礮臺共同扼守澎湖內灣。西嶼東臺自明鄭以來即為衛戌澎湖島西南側海域的重要砲臺。 康熙22年(1683),清水師提督施琅將率艦攻澎,明將劉國軒奉命來澎督戰,為強化澎湖守備,劉國軒於澎湖趕建多處砲臺。據施琅擊敗劉國軒後上呈〈飛報澎湖大捷疏〉中,記載:「據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風櫃尾砲城一座、四角山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外塹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遣賊眾死守,星羅綦布,堅如鐵捅。」由上述可知西嶼東臺始創建於康熙22年(1683)。清廷領澎後,延用明鄭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 清廷領澎後,沿用鄭氏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光緒9年(1883)年,爆發清法戰爭,澎湖通判李嘉棠西嶼興建兩座砲臺,並於光緒10年(1884)完工,砲臺完工後清廷並未隨即派兵置砲,形同一虛設砲臺。同年正月臺灣道劉璈亦重修蛇頭山砲臺和四角嶼砲臺。光緒11年(1885)法軍於3月29日轉戰澎湖,法艦砲轟摧毀蛇頭山砲臺、金龜頭礮臺和四角嶼砲臺,並於3月31日佔領媽宮。清法議和後,法軍於6月24日陸續撤離澎湖。[1] 清法戰後,閩浙總督楊昌濬,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危絕險,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並建議於媽宮建城。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並任吳宏洛為澎湖鎮首任總兵。吳宏洛抵澎後,奉命建媽宮城,並新建大城北砲臺、金龜頭礮臺、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西嶼東臺構建完工後配備7、8、10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並配置銅砲二門。 西嶼東臺配置略呈方形,外堡土垣東、西向約100公尺,南、北向約120公尺,外堡門門額「西嶼東臺」為劉銘傳所題。外堡土垣內有壕溝做為與內土垣的緩衝帶,內堡土垣內設有外校場、內校場,並以甬道聯結ㄇ字型兵房、指揮據點、彈藥庫和三座砲座等各項設施。砲臺主體構建為磚石混合砌築,牆體外側以當時最新的「鐵土」(洋灰)材料做為粉刷層。 光緒21年(1895)3月23日,清、日乙未之役,日艦畏懼於西嶼西臺、西嶼東臺和金龜頭礮臺的強大火砲威力,轉由湖西龍門東側海岸裡正角處登陸,3月25日,日軍由媽宮城拱辰門入城後,隨即進入金龜頭礮臺並修復遭清軍破壞的阿姆斯壯砲,並由金龜頭礮臺向西嶼東臺做試探性砲擊,西嶼東臺久久皆未反擊,日軍隨即派兵至西嶼東臺查看虛實,始知清守軍早己拆毀砲具並引爆火藥庫後撤出砲臺。 日本據台後於明治29年(1896)2月23日由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參謀總長彰仁親王提出《基隆及澎湖島防禦整備與砲臺修築相關意見書》,同年7月13日新設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及澎湖島要塞砲臺修建計畫。將西嶼東臺原有阿姆斯壯砲改配備為8門8吋阿姆斯壯砲和機關砲4門,並改稱為「西嶼東砲臺」。同年6月25日再將西嶼東砲臺改配備為27珊加農砲6門、9珊加農砲4門和機關砲2門並派半小隊兵力駐守,砲臺前開闢3公尺寬道路做為聯外道路。同時於西嶼東砲臺東側小頭角處增建「附屬砲臺」,設置9珊加農砲砲座2個,並以小橫牆區隔之。其任務為協助金龜頭礮臺,在港口前方全面防堵敵軍,並防止攻擊港口布設之水雷側防。為因應澎湖的地理環境及防禦形勢,明治34年(1901)8月20日對澎湖要塞砲臺計畫又做了修正,改建為「西嶼東堡壘」,並改配備4門12吋加農砲、機關砲2門,西嶼東堡壘附屬砲臺則配備9珊加農速射砲4門、機關砲2門。[2] 大正3年(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日軍對於國際情勢的變化和兵器的革新再重新研擬「要塞整理案」,並於大正8年(1919)5月15日調整澎湖島要塞兵備,其中西嶼東堡壘和附屬砲臺改稱「東砲臺」,改配備15珊速射加農砲4門,並配付600發彈藥,附屬砲臺改配備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4門,其主要任務為防止敵艦艇自前方海面對馬公要港採取動作,特別是防遏入侵灣口。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空軍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戰力,馬公要塞防禦計畫面臨再度修正,在昭和16年(1941)完成要塞再整理計畫,其中東砲臺在這次的修正計畫中面臨被廢除的命運,西嶼東臺自此不再具有火砲防禦功能的砲臺。[3] 民國80年(1991)11月23日經內政部指定為一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的同時,部隊仍未撤離。民國101年(2012)7月由澎湖縣政府辦理完成土地撥用。[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西嶼東臺。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11123000004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東臺現況。2023/09。
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
建造年代:1902年,明治35年 位置:澎湖縣西嶼鄉內垵1-5號 「西嶼彈藥本庫」,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内垵村東鼻頭山西側、牛心山南側的半島形坡地與灘頭内,屬於「陸軍特種作戰部隊海龍蛙兵的101兩棲偵查營營區」軍管範圍。地形呈西南東北走向,南高北低,西側有馬蹄形凹地的地形庇護,東側有天然的大海為屏障,且具有隱匿於山谷坡地的環境特色,是日人領臺期間所建構,做為儲存火砲彈藥的場所,供應西嶼軍事要塞的砲彈需求。西嶼彈藥本庫有:明治35年(1902)建的西嶼火藥本庫和西嶼彈丸本庫、明治38年(1905)建的西嶼臨時火藥庫等。其中西嶼臨時火藥庫包括:有煙火藥庫、無煙火藥庫、火具庫各1間。二次大戰時期,日本自殺攻擊部隊-震洋特攻隊,存放250公斤彈藥於此洞窟式彈藥。彈藥庫下方的海灣,震洋特攻隊基地。[2] 因應火砲科技的進步,臨時火藥庫的有煙火藥庫位置在昭和5年(1930)改建為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建物,昭和10年(1935)改建為彈丸加溫場、火藥試驗場、熔蝕場及作業所等建築,並增建試驗性的單窟式洞窟彈藥庫。昭和11年(1936)再新建雙窟式洞窟彈藥庫。日治時期將洞窟式單窟彈藥庫(有煙火藥庫)稱為一號洞窟、洞窟式雙窟彈藥庫(無煙火藥庫)的兩座彈藥庫,分別稱為二號洞窟與三號洞窟,而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則做為彈藥支庫使用。[2] 洞窟式彈藥庫為了保持內庫的清涼與乾燥,加裝了機器設備控管溫濕度,洞窟式彈藥庫為防止產生靜電,內庫牆壁與天花板皆以銅板覆蓋,做為導體捲接入至地面,以達到接地效果。大正11年(1922)出版的《野戰砲兵火工教程》,第4篇「彈藥的處理」所說:「進入火藥庫內應將靴及刀劍卸下,不得攜帶火柴等發火用品,庫内只能穿上草履或護膜靴等。由於火藥庫內嚴禁鐵類,因此在庫內的牆面上常使用銅或黃銅釘。進入庫內也禁止攜帶鐵類的製品。」火藥庫內既然不能用鐵,因此具有延展性,又不會腐蝕的純銅,便成為内裝最好的材料。[2] 地板則是採用混凝土構造,表面以柏油二度及柏油油毛氈打底,其上再鋪2mm厚的鉛板,鉛板上再鋪一層厚約4cm的瀝青砂漿,達到氣密及層防水、防靜電的效果,同時避免因重壓或摩擦造成鉛板的破壞。 民國99年(2010)11月23日指定「西嶼彈藥本庫」為澎湖縣縣定古蹟。因應觀光發展,民國110年(2021)4月13日開放參觀民眾。[2] 參考文獻: [1] 國家文化資料庫。西嶼彈藥本庫。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1123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現況。2023/09。 [4]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照片。
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
建造年代:1936年,昭和11年 位置:澎湖縣湖西鄉林投段1611-49地號 「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國民政府改為「抗戰勝利紀念碑」根據許佩賢翻譯的《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一書的記載,在清光緒21年(1895)初,日本政府就決定要趁甲午戰勝的餘威,侵佔澎湖來做為海軍的南進基地。光緒21年(1895)3月23日上午,日本派遣海軍伊東中將率12艘軍艦和比志島混成枝隊從佐世堡出發攻打澎湖,日陸軍混成支隊在龍門裡正角搶灘成功後,一路向西前進,佔領了太武山,準備第二天拂曉進攻拱北砲台。而奉命配合混成支隊的攻勢,牽制圓頂半島(今澎南地區)清軍的日本海軍「聯合陸戰隊」,也依照計畫在3月24日清晨由林投海灘登陸,並且在8時左右陸續佔領烏崁、興仁、鎖港等地,成功的阻扼了圓頂半島清軍的救援行動,日軍於同日正午攻佔媽宮城,揭開日本統治澎湖的序幕。[2] 根據文獻的記載,林投海濱的日軍登陸紀念碑興建於昭和11年(1936)。當年11月17日的第404號《澎湖廳報》就曾刊載一則通告說:「馬公要港部將於十一月二十一日午前十時,為湖西庄林投海岸海軍聯合陸戰隊上陸紀念碑舉行揭幕式」。在此興建「明治二十八年海軍聯合陸戰隊上陸紀念碑」,故稱為「紀念碑」。戰後,國民政府將該碑改成「抗戰勝利紀念碑」,附近居民以歐姓為主。[2] 二次戰後,國軍除了把紀念碑上有關日軍登陸澎湖的文字磨滅或削改之外,碑體及其相關設施都被原樣的保留下來。民國89年(2000)紀念碑被公告為縣定古蹟之後,縣政府進行簡單的環境整理,除了地板及臺階上的硬鋪面或貼石片處理外,其他的部分大致都還保留著早期的樣貌。[2] 參考文獻: [1]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2]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現況。2023/09。
鎮海城遺址
建造年代:1624年,明天啓4年。 位置:澎湖縣白沙鄉884 明代「鎮海城」遺址經考證認定在當今之講美村南、城前村東北的高地,古稱「城頂」的地方,年代久遠如今已被當地居民翻耕為農地,無基址可尋,民國68年(1979)澎湖縣政府立「鎮海城遺址簡介」碑及「鎮海城遺址」牌。[2]牌文記載:明朝天啟4年元月2日(1624年2月20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守備王夢熊率兵建城鎮海,且戰且築,迫使荷蘭軍退守風櫃城,南居益再發兵部俞咨皐督諸軍齊進,荷軍陷於窘境,8月2日(1624年9月13日)荷軍拆風櫃尾城退往台灣。嗣後,明軍又於瓦硐,城前兩地築銃城,迄今380年,雖城址已廢,而名稱猶存。 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 [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澎湖縣政府〈鎮海城遺址簡介〉碑。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8F50939-542B-4467-A027-3C89CF76A16D [2] 劉禹慶記者。鎮海城遺址照片。2014。 [3] 高啟進老師。鎮海城遺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