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白沙鄉
通梁吼門水道
建造年代:1970年,民國59年 位置: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 清康熙22年(1683)6月,清廷招撫鄭氏未果,乃命施琅進攻臺灣。施琅認為要攻下臺灣,必先取得澎湖,因此於同年7月8日,施琅率各式戰船230餘艘,官兵2萬餘名自銅山(今東山島)出發進攻澎湖,次日抵達貓嶼、花嶼一帶,當日夜泊於八罩島(今望安)水垵澳,並派官至附近各島安撫百姓。10日清晨,施琅率艦進入媽宮,與劉國軒展開激戰,當日清軍落敗,施琅首戰失利後,退回到八罩島重新整軍。同年7月16日再次進攻。施琅派遣六子世驃、都督陳蟒、魏明率戰船50艘,沿嵵裡四角嶼、雞籠嶼;另一路七子世驊、總兵董義、康同玉率戰船50艘,從西側牛心灣與明艦交戰;施琅則親自率領大烏船居中主攻。以梅花陣戰術大敗劉國軒,劉國軒見大勢已去,於是率大小戰艦30艘,由吼門淺礁處退回臺南,隨後鄭氏投降,從此臺灣及澎湖併入清朝版圖。[1][2]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於白沙島和西嶼島的「吼門」水道上,「吼門」水道為澎湖六大急流的俗稱「二吼」,(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此海域海流湍急,平時的海流流速高達每秒3公尺以上,尤其東北季風季節時海流更是險急。[3] 跨海大橋為民國54年(1965)5月16日起,由國軍工兵部隊以拋石式路堤工法,先行施工橋樑路堤部份,路堤全長319公尺,橋樑部份於民國55年(1966)8月動工,至民國59年(1970)12月25日竣工。橋長設計2,159公尺,橋面寬5.1公尺,有7處8公尺寬會車道,橋墩74座,大小橋孔76個,並新開闢大橋兩端新路3,061公尺,大橋兩端建有彩虹型式拱形門樓,門樓上書寫「民國59年12月 澎湖跨海大橋 蔣中正題」,當時為遠東第一跨海大橋。大橋竣工後,建有紀念碑四座。[3] 由海圖觀之,大列嶼與小列嶼之間即是吼門,吼門又細分如下:中間的叫大吼、北邊的稱做北溝阿、南邊西嶼那邊稱為南吼,英國地圖稱此水域為牛公灣,也許是牛在吼故名。[4] 參考文獻: [1]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戰火煙漫話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清鄭之戰—施琅征澎。2020。 [3]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165頁 [4]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吼門。檢自https://penghu.info/OB17CF20842814008D49 [5] 紀麗美。澎湖縣壓箱寶的老照片:生活歷史影像老照片專輯/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2006/07。 [6] 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澎湖。2002/06/01。 [7]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通梁吼門水道現況。2023/09。
鎮海城遺址
建造年代:1624年,明天啓4年。 位置:澎湖縣白沙鄉884 明代「鎮海城」遺址經考證認定在當今之講美村南、城前村東北的高地,古稱「城頂」的地方,年代久遠如今已被當地居民翻耕為農地,無基址可尋,民國68年(1979)澎湖縣政府立「鎮海城遺址簡介」碑及「鎮海城遺址」牌。[2]牌文記載:明朝天啟4年元月2日(1624年2月20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守備王夢熊率兵建城鎮海,且戰且築,迫使荷蘭軍退守風櫃城,南居益再發兵部俞咨皐督諸軍齊進,荷軍陷於窘境,8月2日(1624年9月13日)荷軍拆風櫃尾城退往台灣。嗣後,明軍又於瓦硐,城前兩地築銃城,迄今380年,雖城址已廢,而名稱猶存。 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 [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澎湖縣政府〈鎮海城遺址簡介〉碑。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8F50939-542B-4467-A027-3C89CF76A16D [2] 劉禹慶記者。鎮海城遺址照片。2014。 [3] 高啟進老師。鎮海城遺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