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二戰時期
震洋艇格納壕(鴛鴦窟)
建造年代:1944年,昭和19年 位置:澎湖縣望安鄉 鴛鴦窟位於望安島東北方,是一座天然的山谷地形,傳說早期因多處的水窟,有鴛鴦在此戲水棲息而得名。外海則有狀似馬鞍的馬鞍山嶼為屏障,因此,在日治時代被日軍打造為重要海軍基地,其中震洋艇格納壕(藏軍洞)就是此區殘存的歷史遺跡。[1] 鴛鴦窟地區有殘存的震洋艇格納壕歷史遺蹟,它埋藏了望安、將軍澳兩島島民難以計數的血淚與汗水。二次大戰末期,日本為作困獸之鬥,選定鴛鴦窟為其海軍之震洋艇基地及特攻隊員的兵舍,因當地地形外有馬鞍嶼之屏障,極為隱蔽。[1][3] 日本特攻第二四震洋隊基地,應是當年日軍在台灣所闢建的震洋艇基地中,一處半開放性、規模較大者,係發動當地民伕開鑿,在望安島及將軍澳嶼年長者記憶深處,「作鴛鴦窟」這一段是難以抹滅的記憶。工程即將完成之際,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該處基地因此廢棄。多處洞穴早已崩塌,但依稀可見「震洋艇格納壕」遺跡。[1][2][4] 參考文獻: [1]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鴛鴦窟、藏軍洞。檢自https://www.penghu-nsa.gov.tw/TravelInformationAccommodationDetailC001200.aspx?Cond=a8a60fed-84b7-4172-8302-bbca8600f08c&SortType=1&SearchAdvanced=False&Language=1028# [2] 曾文明。澎湖知識服務平台。鴛鴦窟。檢自https://penghu.info/OBFE117C95DE7D4007C8 [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02/06。 [4] 陳鴻賢、許毓恩。悠遊八罩自然與人文生態學習手冊/澎湖縣望安鄉望安國民小學出版。2014/11。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震洋艇格納壕現況。2023/09。
龍門閉鎖陣地
建造年代:民國50年 位置:澎湖縣湖西鄉漁港旁 龍門閉鎖陣地又稱「湖西龍門南崁閉鎖陣地」,位處湖西鄉裡正角西南側山坡內。民國109年(2020)澎湖縣政府統一命名為「龍門閉鎖陣地」,場域規畫大致分為兩區,外部區域為景觀設施園區,主要包含市集賣店、公共廁所、遊客服務中心及停車場,日治後期,日軍為了躲避美軍空襲,在此處開挖防空壕。[1] 龍門閉鎖陣地,目前陣地坑道全長約705公尺,寬約140公分,高約2公尺,國民政府軍隊接管後,於民國50年(1961),澎防部1357部隊重新構建陣地內有:機槍堡、57戰防砲堡、地下指揮所及雷達站等設施。可容納步兵連150員,其中內部設有砲堡及射擊口,提供國軍禦敵使用。坑道內則設置機槍堡10處(含總機室1處)、五七戰防砲堡2處、彈藥庫房1處、廚房1處、兵棋室1處、蓄水池1處及警戒兵14處。[1]。國軍撤除後,林務局於此營造防風林,民國98年(2009)間造林工作人員發現此坑道。澎湖縣政府為保存及開發為軍事文化景點, 104年澎防部交給縣府經管,自105年(2016)起逐年爭取經費進行整建,109年(2020)10月完工啟用開放軍事歷史觀光景點。[1] 參考文獻: [1] 澎湖縣政府。澎湖閉鎖陣地網站。檢自https://longmen885.com.tw/signup/index.php?action=adoutus [2]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龍門閉鎖陣地現況。2023/09。
澎湖廳憲兵隊
建造年代:1931年,日治昭和6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明遠路46號 澎湖憲兵隊位在馬公市「澎湖天后宮」西鄰,原址在清康熙23年(1684)將台灣澎湖收入版圖後,為澎湖水師協鎮(副將)署所在地,清法戰爭澎湖之役後改以總兵駐防澎湖,協鎮署因此在光緒15年(1889)改作為通判衙門。日治時期,被改為澎湖島憲兵分隊址,昭和6年(1931)新建L形大廳、武道廳、馬房、辦公廳、6棟宿舍,並於昭和16年(1941)在基地北側的土丘邊坡興建2座防空洞,提供憲兵及其軍屬躲避空襲之用。 民國34年(1945)國軍接收後,先將憲兵隊營區撥交澎湖防衛司令部運輸組使用,到民國47年(1958)為因應「八二三」金門砲戰的新局勢,改組為馬公港口指揮部,也增建了餐廳及形大廳後面的地下戰堡,來增加支援金門前線的運補功能,而營區北側的土丘則因為劃交給空軍防砲部隊接管,而增建了防空砲座等設施。 民國62年(1973),澎湖縣政府將港指部北側到天后宮之間的土丘剷平,並拆除位於土丘南側的兩棟日式宿舍,來闢建民族路南段。港指部L形廳的東端因此被削去一小部分,而改用空心磚填補鄰接道路的牆體;原來位在東南角的營區大門(面向南方)也被剷除,而改在路邊開設了一座面東的大門及左右兩座哨崗。民國84年(1995)L形大廳西側的兩日式宿舍因為老舊漏而被拆除,改建為一棟兩層的鋼筋混凝土造的寢室大樓。民國89年(2000),縣政府將港指部營區及其北側土丘一併變更地目為「社教用地」。 港指部於民國91年(2002)縣政府以「澎湖廳憲兵隊」的名稱登錄為歷史建築,營區内包括西側圍牆、L形大廳、劍道室、馬房、日式宿舍等日式房舍,及民國47年(1958)以後增建的地下戰堡、防空砲座等軍事設施都是頗具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近年積極推動媽宮舊城區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澎湖廳憲兵隊如今已華麗轉身為洪根深美術館,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計畫將其逐步打造成藝文園區內包含:美術館、創作空間、典藏空間及文創商店,使用機能於固定時段開放展示、參觀,未來依機關需求,將兩棟日式宿舍作為商業使用。[2][3] [1] 楊仁江。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廳憲兵隊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2008-06。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澎湖廳憲兵隊。2020。 [4]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澎湖廳憲兵隊現況。2023/09。
澎湖郵便局
建造年代:1924年,日治大正13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75號 澎湖郵政業務,始於明治28年(1895)3月27日,日軍在媽宮前清澎湖廳內開設混合第一野戰郵便局,同年4月11日開辦匯兌業務,5月21日兼辦儲金業務,7月20日在日軍任務調整時,該局同時撤銷。同年11月25日再設立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明治43年(1910)4月1日臺灣總督府將原設於澎湖廳內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改設為澎湖二等郵局。後再將創辦於前清時期,位於守備署前的電報局,合併於郵便局內,稱「澎湖二等郵便局電信局」。明治40年(1907)開始執行媽宮港擴建計畫,拆除城垣材料築港,擴充碼頭腹地,並開闢城垣舊址為海岸通。郵便局即選址於海岸通與棧橋通交叉路口處(今中山路75號),於大正13年(1924)興建新郵便局辦公廳。[1][3] 民國35年(1946)3月,初期依日治時期業務現况運作,同年(1946)8月與電信局合併營業,改稱為澎湖郵電局。到民國38年(1949)5月,郵政與電信業務各自獨立後,名稱又改為澎湖郵局,專營郵政業務並與電信局仍同於原址辦公。民國39年(1950)9月升格為二等分局。民國42年(1953)元月由於郵政業務激增,再提升等級為二等甲級郵局。民國48年(1959)元月又更升為一等乙級郵局。至民國57年(1968)元月再升格為一等甲級郵局。並分設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中華路、測天島等七所支局。[4] 澎湖郵便局除在澎湖通訊史上具有歷史價值外,並具有建築史上意義。於民國91年(2002)12月13日其因「具有保存價值;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具建築史上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被公告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2][3] 參考文獻: [1] 陳英俊。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2012-11。 [2] 林世超、張宇彤、楊玉姿。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015-05。 [3]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澎湖郵便局。2020。 [4]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澎湖郵便局現況。2023/09。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建造年代:1900年,日治明治33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臨海路40號 明治28年(1895)日本初領臺灣,臺灣總督府於澎湖設置警察署,隔年於警察署下設有水上警察分署。明治31年(1898)廢除水上警察署,改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於澎湖廳之警察官吏派出所中,僅水上派出所之功能不同於其他,執掌包括警備、警邏及船舶臨檢等業務。[1][3] 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設於當時馬公港區第二棧橋(海軍碼頭)西北側,可分為三次不同外觀的建築物。第一代建築物明治33年(1900)首建;明治40年(1907)於原址前方進行小規模填海工程,重建後其設施更為完整,為第二代建物,有兩層的圓柱形觀樓,以便觀測船隻出入馬公港;因建築物的木構體不敵蟻害及氣候潮濕且緊鄰海邊,鹽害、漏雨嚴重,昭和3年(1928)規劃改建,並於昭和5年(1930)完成,為第三代建築物。[2][3] 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西側有一防空洞,印證日治時期澎湖遭受美機轟炸的建築。昭和9年(1934)9月21日,馬公要港部舉辦全澎湖防空演習,除了官方單位之外,參與的民間團體包括防護團警察隊、愛國婦人會、篤志看護婦隊等齊集於澎湖公園,接受防毒、消毒等基本教育。並模擬敵軍於馬公市區投下燒夷彈、毒瓦斯彈、爆擊彈等,如何引導避難。這是有史可稽,澎湖第一次官民動員的防空演習,也似乎正在對未來的戰爭做準備。 昭和16年(1941)7月20日,臺灣總督府發布「簡易防空壕建築規則」,以規範人民建築防空壕及如何躲避空襲。從《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昭和16年(1941)3月12日,馬公街奉公班員奉命築造的第一回防空壕已然竣工,並在4月展開第二回的防空壕建築。 澎湖地區的防空洞建築方式大致為半地下化構築,先由地表往下挖掘1公尺的深度,再以磚塊、石頭和混凝土等材料來建構避難空間,也設有2個以上的出入口及通風口,並在上方覆蓋土堆種植草木做為掩護,因防空洞普遍興建,澎湖居民得以藉此庇護,躲避轟炸或掃射。 日治時期有警察官吏派出所者為望安本島、將軍澳、東吉嶼、大嶼四島,其他四島無設置。[8]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為水上派出所,是現存建築保存完整具歷史價值,見證澎湖警政的發展,於民國96年(2007)11月21日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民國108年(2019)9月24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近年積極推動古蹟活化再利用舉行「黑水溝傳奇-澎湖水師的故事」,以新數位科技呈現文化歷史脈絡再度開放民眾參觀。[1] 參考文獻: [1] 張玉璜等人。澎湖縣「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調查研究計畫。2005-12。 [2]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10-12。 [3]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2020。 [4] 井原伊三太郎編撰。澎湖島大觀中文版(鄭紹裘譯)。1932/11。 [5]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6]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現況。2023/09。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青灣公園)
建造年代:1900年,明治33年 位置:馬公市嵵裡里新段1556號、1594號、1593號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年(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年(1902) 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年(1901)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大山、中山及交椅背等官有地及民有地,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1] 大山堡壘砲臺係,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日治時期廁圊是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及入口大門等建築。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昭和16年(1941)12月7日珠港港事變後,爆發了太平洋戰爭。由於戰爭形式的改變,來自於空中的襲擊威脅日增,日軍即於大山砲臺西側增設二門40口徑三年式80mm 高角砲陣地,防禦來自空中的攻擊。內含探照燈臺、彈藥庫、見張所、發電所、兵舍…等設施。[2] 民國98年(2009)7月,澎湖縣政府將大山堡壘砲臺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民國99年(2010)6月文化部核定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大山堡壘砲臺現況。2023/09。
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
建造年代:1902年,明治35年 位置:澎湖縣西嶼鄉內垵1-5號 「西嶼彈藥本庫」,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内垵村東鼻頭山西側、牛心山南側的半島形坡地與灘頭内,屬於「陸軍特種作戰部隊海龍蛙兵的101兩棲偵查營營區」軍管範圍。地形呈西南東北走向,南高北低,西側有馬蹄形凹地的地形庇護,東側有天然的大海為屏障,且具有隱匿於山谷坡地的環境特色,是日人領臺期間所建構,做為儲存火砲彈藥的場所,供應西嶼軍事要塞的砲彈需求。西嶼彈藥本庫有:明治35年(1902)建的西嶼火藥本庫和西嶼彈丸本庫、明治38年(1905)建的西嶼臨時火藥庫等。其中西嶼臨時火藥庫包括:有煙火藥庫、無煙火藥庫、火具庫各1間。二次大戰時期,日本自殺攻擊部隊-震洋特攻隊,存放250公斤彈藥於此洞窟式彈藥。彈藥庫下方的海灣,震洋特攻隊基地。[2] 因應火砲科技的進步,臨時火藥庫的有煙火藥庫位置在昭和5年(1930)改建為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建物,昭和10年(1935)改建為彈丸加溫場、火藥試驗場、熔蝕場及作業所等建築,並增建試驗性的單窟式洞窟彈藥庫。昭和11年(1936)再新建雙窟式洞窟彈藥庫。日治時期將洞窟式單窟彈藥庫(有煙火藥庫)稱為一號洞窟、洞窟式雙窟彈藥庫(無煙火藥庫)的兩座彈藥庫,分別稱為二號洞窟與三號洞窟,而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則做為彈藥支庫使用。[2] 洞窟式彈藥庫為了保持內庫的清涼與乾燥,加裝了機器設備控管溫濕度,洞窟式彈藥庫為防止產生靜電,內庫牆壁與天花板皆以銅板覆蓋,做為導體捲接入至地面,以達到接地效果。大正11年(1922)出版的《野戰砲兵火工教程》,第4篇「彈藥的處理」所說:「進入火藥庫內應將靴及刀劍卸下,不得攜帶火柴等發火用品,庫内只能穿上草履或護膜靴等。由於火藥庫內嚴禁鐵類,因此在庫內的牆面上常使用銅或黃銅釘。進入庫內也禁止攜帶鐵類的製品。」火藥庫內既然不能用鐵,因此具有延展性,又不會腐蝕的純銅,便成為内裝最好的材料。[2] 地板則是採用混凝土構造,表面以柏油二度及柏油油毛氈打底,其上再鋪2mm厚的鉛板,鉛板上再鋪一層厚約4cm的瀝青砂漿,達到氣密及層防水、防靜電的效果,同時避免因重壓或摩擦造成鉛板的破壞。 民國99年(2010)11月23日指定「西嶼彈藥本庫」為澎湖縣縣定古蹟。因應觀光發展,民國110年(2021)4月13日開放參觀民眾。[2] 參考文獻: [1] 國家文化資料庫。西嶼彈藥本庫。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1123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現況。2023/09。 [4]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