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明荷戰爭
風櫃荷蘭城堡(風櫃蛇頭山)
建造年代:1622年,明天啟2年 位置:馬公市風櫃里蛇頭山 明萬曆32年(1604)8月7日,由司令官韋麻郎所率領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艦隊首度登陸今澎湖馬公天后宮前港灣以躲避颱風。同年12月15日在福建浯嶼欽依把總沈有容的交涉下離開澎湖。日治大正8年(1919)重修天后宮時發現一塊記載此事的石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現今存放於天后宮內。[2] 荷蘭顧恩任命雷爾生出征澳門的艦隊指揮官,於明天啟2年(1622)6月22日抵達澳門,遭葡萄牙人擊敗,荷方死傷慘重作戰失利之後,雷爾生奉顧恩訓令駛往澎湖媽宮港,此時澎湖仍無明朝官兵駐守,雷爾生所乘坐的船艦遂順利於明天啟2年(1622)7月11日登陸澎湖。 當時荷蘭慣於占領新地區建造城堡,評估基於三個原因擇定澎湖建城:第一,地緣上澎湖較接近中國大陸,極適合做為與中國通商貿易的基地;第二,澎湖的港口適合大型船艦停泊,相較之下大員(台灣本島)水淺不利於大船停泊;第三,大員較容易遭到以馬尼拉為據點的西班牙艦隊襲擊和攔截。故於明天啟2年(1622)8月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媽宮風櫃尾的蛇頭山築城。 風櫃尾荷蘭城堡主要作為與明政府通商貿易的基地,堡內有司令官住所、營舍…等建築物。天啟4年(1624),明朝政府由福建巡撫南居益派遣守備王夢熊率水師由鎮海入澎,且擊且築,逼迫荷軍豎白旗求和,明荷雙方達成協議,荷蘭人拆除城堡內外構造設施,轉往台灣安平並興建熱蘭遮城,也是台南熱蘭遮城築城四百年的起源。[2] 風櫃尾荷蘭城堡位於馬公風櫃里俗稱「蛇頭山」的小半島上,為小型的歐式城堡,平面為正方形,長寬各約55公尺,其四角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轉角處均有往外突出的稜堡。本堡的土垣高約7公尺,以土壤壓實而成,其上鋪草皮;西南面的土垣因鄰接風櫃半島,其外側以石料及石灰築成,並有濠溝一道;其餘的三面臨接海洋,土垣的外側以木板圍成,木料來自日本、巴達維亞及廢船,於荷人佔領期間,城堡之棱角上共安置有29門大砲,風櫃尾荷蘭城堡也是全台最早興建的西式城堡,但因荷蘭人撤退時將房舍拆除,而各朝代駐軍各依任務需要而有所更動,目前只遺留城垣殘跡可供辨識。[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11121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林會承。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硓古石》季刊第25期-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2001/12。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6633779-E6AC-4EFA-A02E-6B6B08B0AD4E [4] 翁佳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硓古石》季刊第25期〈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年澎湖島地圖新解〉。2001/12。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3FB26A8-0CF6-43BA-9120-A301C5515D8A [5]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網站。風櫃尾蛇頭山荷蘭城堡遺址。https://penghutravel.com/TravelInformationSceneryDetailC000000.aspx?Cond=cdfb63fe-9617-427a-9887-3ae9c615e30b&SortType=1&SearchAdvanced=False&Language=1028 [6] 許玉河老師。澎湖知識服務平台。盟軍桌。檢自https://penghu.info/OB749F0D55E1BBDC82D9 [7]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風櫃荷蘭城堡現況。2023/09。
澎湖天后宮
建造年代:約1604年之前,約明萬曆32年就已存在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1號 澎湖天后宮創建於何時雖然沒有定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明萬曆32年(1604)就已經存在,是全臺年代最久遠之媽祖廟。[1] 天后宮位於澎湖古渡口北側斜坡地處(今中央里正義街19號),面臨澎湖內海,且海面風平浪靜,所以福建沿海先民渡海前來澎湖的船舶,習以渡口做為主要停泊岸口。湄洲「媽祖」自昇化後,即為沿海居民所信仰。由於深信「媽祖」能庇佑出海作業船隻,所以沿海漁民前來澎湖捕撈漁穫,進而落腳開墾,亦將所信仰的「媽祖」由湄洲請分靈前來澎湖建宮廟祭祀之。[2][4] 澎湖天后宮在澎湖明荷之役—韋麻郎率領荷軍首次入侵與明清戰爭施琅征澎此二大戰役皆在軍事歷史中留下事蹟。 15~17世紀,由於受到東方盛產香料的激勵,明萬曆32年(1604),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遣提督韋麻郎(Wijbland Van Waerwijek)在駛往澳門途中,遭暴風侵襲故轉入澎湖,由於正值春、冬汛空檔,無汛兵駐守,韋麻郎如入無人之境,率領兵船進犯澎湖,明萬曆32年(1604)8月7日為荷蘭人初次入侵登陸澎湖,圖謀久居做為與中國貿易的通商據點,一面派通事林玉前往福建,要求明朝政府准許互市。明政府則採取嚴禁通海,曉之以理、威之以兵,斷其接濟,予以物資封鎖;同年9月27日,時任浯嶼水寨把總的沈有容率50艘船艦作為武裝後盾抵澎湖,直接與韋麻郎談判,令其知通商無望。韋麻郎於同年12月15日退出澎湖,結束四個多月的佔領。事後,為紀念沈有容外交折衝的成就,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記其事,此碑現今於澎湖天后内。[6] 清康熙22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軍隊進攻澎湖打敗鄭軍,當時施琅認為進攻取勝全賴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緣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3]澎湖天后宮自創建以來歷經多次修建,乾隆15年(1750),澎湖通判何器倡議重修;乾隆57年(1792),澎湖水師副將等會同蘇松鎮、孫全謀及千總李光險等倡捐重修;嘉慶23年(1818)澎湖通判陞寶,水師副將陳一凱等倡捐勸修;日治時期大正11~12年(1922~1923)改建,此時正處於澎湖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狀態中,地方人士熱心參與,更匯集全澎資源的襄助。在經費充裕的情況下,來自澎湖各地頂尖的師傅或是由外地聘請的名匠,自然能夠全心投入發揮其所長,經過精心雕塚、砌築的廟字,堪稱臺灣地區傳統閩南式建築的典範之一,奠定了今日所見的規模與形貌。 在完成大正年間的改建後,部分來自泉州與東山島的師傅們也隨之在此落地生根,而身懷之技藝,亦透過傳承在澎湖地區延續下來;因當初合作的契機,與本地的師傅們也發展出工作團隊的關係,彼此間的交融成為澎湖建築文化的一部份。相隔60年後,天后宮再度興工,以大正12年(1923)落成的廟貌為主體進行修復,在力求「殘跡保存」為原則之下,召募了當初參與改建之先輩們系下的師傅群,運用傳統的工法施作。重現風華的澎湖天后宮雖不施彩繪、安金而少了幾分亮麗,然素樸沈靜的樣貌卻也適切地顯現其悠遠滄桑的歷史。 [1][4][8] 參考文獻: [1] 張玉璜等人。澎湖縣國定古蹟天后宮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015-02。 [2] 陳英俊。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2012-11。 [3] 鄭紹裘。懷古述舊話澎湖。2007-12。 [4]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天后宮。2020。 [5] 張玉璜等人。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本體損壞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報告書。2010-12 [6] 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數位典藏/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殘碑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4_002_0000007230&lang=chn [7]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8] 楊國夫、郭金龍、高啟進。開臺澎湖天后宮簡介。2007/07。 [9]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澎湖天后宮現況。2023/09。
鎮海城遺址
建造年代:1624年,明天啓4年。 位置:澎湖縣白沙鄉884 明代「鎮海城」遺址經考證認定在當今之講美村南、城前村東北的高地,古稱「城頂」的地方,年代久遠如今已被當地居民翻耕為農地,無基址可尋,民國68年(1979)澎湖縣政府立「鎮海城遺址簡介」碑及「鎮海城遺址」牌。[2]牌文記載:明朝天啟4年元月2日(1624年2月20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守備王夢熊率兵建城鎮海,且戰且築,迫使荷蘭軍退守風櫃城,南居益再發兵部俞咨皐督諸軍齊進,荷軍陷於窘境,8月2日(1624年9月13日)荷軍拆風櫃尾城退往台灣。嗣後,明軍又於瓦硐,城前兩地築銃城,迄今380年,雖城址已廢,而名稱猶存。 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 [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澎湖縣政府〈鎮海城遺址簡介〉碑。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8F50939-542B-4467-A027-3C89CF76A16D [2] 劉禹慶記者。鎮海城遺址照片。2014。 [3] 高啟進老師。鎮海城遺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