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媽宮27古蹟建築年代軸新增天啟v1.2 明朝 元朝 清朝 日治時期 民國 1281 1604 1644 1662 1722 1736 1795 1886 1875 1723 1735 1895 1906 1914 1924 1931 1942 1947 1960 至元 天啟 萬曆 康熙 雍正 乾隆 光緒 明治 大正 昭和 民國
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
語音導覽
建造年代:1902年,明治35年
位置:澎湖縣西嶼鄉內垵1-5號

「西嶼彈藥本庫」,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内垵村東鼻頭山西側、牛心山南側的半島形坡地與灘頭内,屬於「陸軍特種作戰部隊海龍蛙兵的101兩棲偵查營營區」軍管範圍。地形呈西南東北走向,南高北低,西側有馬蹄形凹地的地形庇護,東側有天然的大海為屏障,且具有隱匿於山谷坡地的環境特色,是日人領臺期間所建構,做為儲存火砲彈藥的場所,供應西嶼軍事要塞的砲彈需求。西嶼彈藥本庫有:明治35年(1902)建的西嶼火藥本庫和西嶼彈丸本庫、明治38年(1905)建的西嶼臨時火藥庫等。其中西嶼臨時火藥庫包括:有煙火藥庫、無煙火藥庫、火具庫各1間。二次大戰時期,日本自殺攻擊部隊-震洋特攻隊,存放250公斤彈藥於此洞窟式彈藥。彈藥庫下方的海灣,震洋特攻隊基地。[2]
因應火砲科技的進步,臨時火藥庫的有煙火藥庫位置在昭和5年(1930)改建為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建物,昭和10年(1935)改建為彈丸加溫場、火藥試驗場、熔蝕場及作業所等建築,並增建試驗性的單窟式洞窟彈藥庫。昭和11年(1936)再新建雙窟式洞窟彈藥庫。日治時期將洞窟式單窟彈藥庫(有煙火藥庫)稱為一號洞窟、洞窟式雙窟彈藥庫(無煙火藥庫)的兩座彈藥庫,分別稱為二號洞窟與三號洞窟,而地面上土窟式彈藥庫則做為彈藥支庫使用。[2]
洞窟式彈藥庫為了保持內庫的清涼與乾燥,加裝了機器設備控管溫濕度,洞窟式彈藥庫為防止產生靜電,內庫牆壁與天花板皆以銅板覆蓋,做為導體捲接入至地面,以達到接地效果。大正11年(1922)出版的《野戰砲兵火工教程》,第4篇「彈藥的處理」所說:「進入火藥庫內應將靴及刀劍卸下,不得攜帶火柴等發火用品,庫内只能穿上草履或護膜靴等。由於火藥庫內嚴禁鐵類,因此在庫內的牆面上常使用銅或黃銅釘。進入庫內也禁止攜帶鐵類的製品。」火藥庫內既然不能用鐵,因此具有延展性,又不會腐蝕的純銅,便成為内裝最好的材料。[2]
地板則是採用混凝土構造,表面以柏油二度及柏油油毛氈打底,其上再鋪2mm厚的鉛板,鉛板上再鋪一層厚約4cm的瀝青砂漿,達到氣密及層防水、防靜電的效果,同時避免因重壓或摩擦造成鉛板的破壞。
民國99年(2010)11月23日指定「西嶼彈藥本庫」為澎湖縣縣定古蹟。因應觀光發展,民國110年(2021)4月13日開放參觀民眾。[2]

參考文獻:
[1] 國家文化資料庫。西嶼彈藥本庫。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1123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現況。2023/09。
[4]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照片。
延伸探索
地理位置
Google Map
23°34'6.58"N 119°30'31.84"E
Map Direction
路線
Google
Map data ©2024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