嵵裡沙灘
語音導覽
建造年代:1966年,民國55年(嵵裡海水浴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嵵裡里嵵裡沙灘
「嵵裡」地名據耆老口述,由來因聚落北邊有一座山,形似官員所戴的紗帽,因而取名紗帽山,而聚落正位於紗帽所延伸出來似「匙」的冠耳(帽沿)山形又似匙(即紗帽嵵),所以又稱為「匙(嵵)山」。聚落在山內,即名「嵵內」或「嵵裡」。由此可知本地名稱之由來,與自然環境之地形外貌有密切關係。[6]
光緒9年(1883)爆發清法戰爭,清國自安南釀成事端時,就依照沈葆楨當年的奏議,宣佈臺灣建省,舉派福建巡撫劉銘傳任防務總辦,抵禦法軍對臺灣的攻擊。劉銘傳於光緒10年(1884)5月29日到達臺灣,在全島設置團練制度,大舉招募壯丁。澎湖在此戰爭之際,於媽宮港口北角建設了穹窖砲臺和露天砲臺各一座穹窖在金龜頭、風櫃尾、文澳、大城北、虎井嶼等地構築砲臺座並且以鎖鏈防堵港口。[3]
法軍依照預定計劃攻擊福州,以牽制臺灣、澎湖列島的連絡,光緒10年(1884)法國東洋艦隊司令長官孤拔中將率領戰艦十五隻攻擊基隆及淡水,後水師提督Lesbeer,率領軍艦九隻攻擊基隆並予占領,以此為根據地將島的北岸富貴角到南岬(鵝鑾鼻)西北沿岸長約三三九英里寬五海里的海面包圍。此時,法國國內卻盛行非戰論,法軍因而失去機宜,而且基隆、淡水兩港風強浪高,氣候不良,病兵漸漸增多,法軍佔領基隆期間長期飽受清軍的威脅,於是改變戰術,棄基隆轉戰澎湖。[3]
孤拔於光緒11年(1885)3月29日展開侵澎行動,由今嵵裡南岸登陸,並佔領了今嵵裡西南方高地(紗帽山及大山)。三日後(31日),法軍攻陷媽宮。登陸澎湖期間遇上惡疫猖獗,病死者繼續增加,孤拔原計畫將澎湖建設成法國的遠東軍港,但此時清法雙方已開始和談,並於6月9日簽訂清法新約(清法和議),約定越南為法國所有,法軍則退出臺灣及澎湖,才宣布停戰。
嵵裡沙灘的嵵裡海水浴場在民國55年(1966)動工興建,開幕後因當時澎湖的觀光客並不多、縣民也尚未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因此嵵裡海水浴場開幕之後屢有虧損。民國57年(1968)決定興建一棟「馬公鎮青年育樂中心」,以充實海水浴場的設備。民國59年(1970)後經過多次修建、出租給民間業者經營,其中也多次因故停止營業,直至民國93年(2004)市公所才又爭取到離島建設基金補助,同時辦理嵵裡段594-22地號等5筆縣有土地的撥用手續,於同年12月30日重建一棟2層的青年育樂中心,一樓有販賣部、沖水設備、公廁、倉庫等設施,二樓為觀景台,後方為停車場,建築面積為869.51平方公尺,於民國96年(2007)完工啟用。[1]
參考文獻:
[1] 林文鎮。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四輯:嵵裡里井垵里。2007-09
[2]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澎湖Travel網站。嵵裡沙灘。檢自https://penghutravel.com/TravelInformationSceneryDetailC000000.aspx?Cond=9b7210d6-9caa-444c-9fc6-a8a23da3e4b2&RegionalType=9f37e669-ba2a-4483-baa6-8a9565e91ef3&District=%E8%A5%BF%E5%B6%BC%E9%84%89&SortType=1&SearchAdvanced=True&Language=1028
[3] 井原伊三太郎、鄭紹裘。澎湖島大觀中文版。1932-11。
[4]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戰火煙漫話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5]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嵵裡海水浴場。檢自https://penghu.info/OB878B8D3AD5BB0B881E
[6] 許雪姬。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2005-07。
[7] 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1995-05。
[8] 劉淑芬。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嵵裡沙灘現況。2024-11。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嵵裡里嵵裡沙灘
「嵵裡」地名據耆老口述,由來因聚落北邊有一座山,形似官員所戴的紗帽,因而取名紗帽山,而聚落正位於紗帽所延伸出來似「匙」的冠耳(帽沿)山形又似匙(即紗帽嵵),所以又稱為「匙(嵵)山」。聚落在山內,即名「嵵內」或「嵵裡」。由此可知本地名稱之由來,與自然環境之地形外貌有密切關係。[6]
光緒9年(1883)爆發清法戰爭,清國自安南釀成事端時,就依照沈葆楨當年的奏議,宣佈臺灣建省,舉派福建巡撫劉銘傳任防務總辦,抵禦法軍對臺灣的攻擊。劉銘傳於光緒10年(1884)5月29日到達臺灣,在全島設置團練制度,大舉招募壯丁。澎湖在此戰爭之際,於媽宮港口北角建設了穹窖砲臺和露天砲臺各一座穹窖在金龜頭、風櫃尾、文澳、大城北、虎井嶼等地構築砲臺座並且以鎖鏈防堵港口。[3]
法軍依照預定計劃攻擊福州,以牽制臺灣、澎湖列島的連絡,光緒10年(1884)法國東洋艦隊司令長官孤拔中將率領戰艦十五隻攻擊基隆及淡水,後水師提督Lesbeer,率領軍艦九隻攻擊基隆並予占領,以此為根據地將島的北岸富貴角到南岬(鵝鑾鼻)西北沿岸長約三三九英里寬五海里的海面包圍。此時,法國國內卻盛行非戰論,法軍因而失去機宜,而且基隆、淡水兩港風強浪高,氣候不良,病兵漸漸增多,法軍佔領基隆期間長期飽受清軍的威脅,於是改變戰術,棄基隆轉戰澎湖。[3]
孤拔於光緒11年(1885)3月29日展開侵澎行動,由今嵵裡南岸登陸,並佔領了今嵵裡西南方高地(紗帽山及大山)。三日後(31日),法軍攻陷媽宮。登陸澎湖期間遇上惡疫猖獗,病死者繼續增加,孤拔原計畫將澎湖建設成法國的遠東軍港,但此時清法雙方已開始和談,並於6月9日簽訂清法新約(清法和議),約定越南為法國所有,法軍則退出臺灣及澎湖,才宣布停戰。
嵵裡沙灘的嵵裡海水浴場在民國55年(1966)動工興建,開幕後因當時澎湖的觀光客並不多、縣民也尚未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因此嵵裡海水浴場開幕之後屢有虧損。民國57年(1968)決定興建一棟「馬公鎮青年育樂中心」,以充實海水浴場的設備。民國59年(1970)後經過多次修建、出租給民間業者經營,其中也多次因故停止營業,直至民國93年(2004)市公所才又爭取到離島建設基金補助,同時辦理嵵裡段594-22地號等5筆縣有土地的撥用手續,於同年12月30日重建一棟2層的青年育樂中心,一樓有販賣部、沖水設備、公廁、倉庫等設施,二樓為觀景台,後方為停車場,建築面積為869.51平方公尺,於民國96年(2007)完工啟用。[1]
參考文獻:
[1] 林文鎮。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四輯:嵵裡里井垵里。2007-09
[2]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澎湖Travel網站。嵵裡沙灘。檢自https://penghutravel.com/TravelInformationSceneryDetailC000000.aspx?Cond=9b7210d6-9caa-444c-9fc6-a8a23da3e4b2&RegionalType=9f37e669-ba2a-4483-baa6-8a9565e91ef3&District=%E8%A5%BF%E5%B6%BC%E9%84%89&SortType=1&SearchAdvanced=True&Language=1028
[3] 井原伊三太郎、鄭紹裘。澎湖島大觀中文版。1932-11。
[4]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戰火煙漫話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5]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嵵裡海水浴場。檢自https://penghu.info/OB878B8D3AD5BB0B881E
[6] 許雪姬。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2005-07。
[7] 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1995-05。
[8] 劉淑芬。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嵵裡沙灘現況。2024-11。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