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馬公市
媽宮市場(啟明公有市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33 二次戰後,馬公市場易名為「啟明公有市場」,官兵伙房糧食食材及各地居民所需的生活物品,都在這裡採購。每年僅春節休市2至3天,豬肉攤另外在農曆每月初三、十七兩天停市,首任管理員是本地人呂旺,每天向市場內的商家收清潔費,滿一個月後再上繳給鎮公所。[2] 媽宮市場起源於日本佔領澎湖後,將媽宮規劃為日本重要的海、陸軍基地,軍人人數眾多,明治37年(1904)鑒於澎湖地區缺乏民生物品的購物場所,乃於媽宮城內東町(今馬公市中山路33號)設置「媽宮市場」,這是澎湖第一個現代化的市場,後來隨著市區北移目前該市場已不復當年榮景。這個當時媽宮唯一的消費市場,設置有野菜(蔬菜)9家、魚(鮮魚)25家、鳥獸肉8家、飲食物2家、雜貨6家、蒲鉾(魚粿)4家,合計54家。大正9年(1920)改名為「馬公市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市場內東側有屋頂的部份是日本人購物區,南側是鷄、鴨、魚、豬、牛肉攤,西側北端為蔬菜拍賣場,南端及最西端為本地人購物處及麵店。計有野菜12家、青果3家、生魚21家、鳥獸肉13家、飲食物4家、雜貨12家、其他賣店2家,合計64家;並設有管理員負責管理,只在日本新年才休息停市,舊曆春節不休市。[1][2] 民國54年(1965),啟明市場甲棟後端(中山路3巷33-8號)的燒餅店發生火災,燒毀了甲、乙棟共8間店舖,事後再由受災戶自行重建(但是並沒有所有權)。民國67年(1978)2月市場改建為地下1層地上2層的建築,一樓共有22個攤位,包括魚攤、肉攤和菜攤等,地下室由「中國行」租用,在當年9月開設全澎湖最早的超市─「中信超級市場」;二樓則是民國68年(1979)8月開幕的「海神西餐廳」。但是啟明市場卻沒有因此而挽回日趨蕭條的生意,後來曾有改建為大樓的提議,但是因為現住戶得不到滿意的回饋條件,引起嚴重的抗議,而胎死腹中。[2] 參考文獻: [1] 紀麗美。澎湖縣壓箱寶的老照片:生活歷史影像老照片專輯/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2006/07。 [2] 澎湖縣馬公市公所。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二輯|馬公東甲(啟明里重慶里)/澎湖縣馬公市公所出版。2006/07。 [3] 井原伊三太郎、鄭紹裘。澎湖島大觀中文版。1932-11。 [4]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媽宮市場(啟明公有市場)近況。2023/10。
馬公篤行十村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新復路二巷22號 馬公篤行十村位於媽宮城順𠄘門至大西門的城牆東西兩側區域,在明治36(1903)年,媽宮被指定為台灣的兩處要塞之一,因而在清朝時期的練兵場興建營舍,設立「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同時興建有眷宿舍,目前的復國路1至19號一帶是「澎湖島要塞司令部」軍官、下士官、軍屬的宿舍及馬廄,新復路是重砲兵大隊經理部、兵役課、主計部尉官以上軍官宿舍,新復路一巷是陸軍糧食運輸部的下士官宿舍,新復路二巷是重砲兵大隊本部的下士官宿舍。民國34(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翌年政府完成接收後,利用日軍的原有營舍成立「馬公要塞司令部」。[1][2][3][4][5] 篤行十村南側原陸軍碼頭及村內一巷各有一防空洞,可印證日治時期澎湖遭受美機轟炸的情況,馬公市民除「疏開」到鄉下地區以避免砲火波及之外,躲在防空洞內亦是另外選擇。因防空洞普遍興建,澎湖軍民得以藉此庇護,躲避轟炸或掃射。篤行十村面積有18,672平方公尺,眷舍約78戶。民國96年(2007)初,篤行十村眷戶在搬遷至龍行新城前,舉辦惜別會,並在篤行十村的地標「毋忘在莒」石碑下合照留念。[4] 民國40年(1951)政府實施地方自治,此軍眷區由復興里劃分出來,另設新復里。由於澎湖駐軍及軍眷人數大量增加,軍方也陸續於此日式眷舍附近增設眷舍,形成現在特有的宿舍群「篤行十村」。這些官舍由軍方接收做為軍眷的宿舍,因為人多屋少,常常一棟房舍進住2、3戶人家,各住戶又因為人口增加而加蓋一些違章的房間,以致形成有如大雜院的景象。於民國96年(2007)全村住戶遷出後,將新復里併入復興里[4] 參考文獻: [1]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10-12。 [2] 盧建銘、陳正哲。馬公篤行十村日式宿舍群調查研究與活化再利用規劃計畫。2007-07。 [3]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公篤行十村。2020。 [4]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馬公篤行十村。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1121000002 [6]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篤行十村近況。2023/09。
馬公觀音亭
建造年代:1696年,清康熙35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介壽路7號 觀音亭位於馬公西側海岸邊,民間相傳,明朝末年,觀音大士見媽宮港風景秀麗,下凡佇足,居民即於該地建亭,即為今之觀音亭。故創建之前,可能已有小亭。至康熙35年(1696),澎湖左營游擊薛奎創建觀音亭,主祀觀音大士。乾隆46年(1781)由通判陳銓與澎協馬蛟等官紳勸捐,撤基重建。自古以來澎湖人民以海為田,身家所繫,莫不乞求海上平安。為祈求人民往來海上,穩度波瀾,通判蔣鏞等官紳於道光6年(1826)倡捐,擇觀音亭東邊廂房拆屋,另建龍王祠。[1][2] 光緒11年(1885)清法戰爭3月29日,旗艦IeBayard(拜雅號)與IeDuchaffaut(迪沙佛號)巡洋艦二船齊開大砲轟擊,媽宮於三天內淪陷。戰後,媽宮形同廢墟,廟內羅漢像及鐘鼓等文物為法軍所劫掠。程邦基於<重修城隍廟碑記>順道提及「廟西觀音亭為砲圮,並建之」。廟庭左前方的鐘亭內古鐘,為光緒13年(1887)所鑄。[1][5] 至光緒17年(1891),總兵吳宏洛捐資補修觀音亭。不久後,又遭遇乙未戰爭日軍攻澎遭戰火受損,再次慘遭破壞。昭和2年(1927)由澎湖紳民於再度重建今日的觀音亭,闔澎公廟之一。[1][2][6] 參考文獻: [1] 林進寶。澎湖縣定古蹟馬公觀音亭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2007-05。 [2]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觀音亭。2020。 [3] 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1995-05。 [4] 許玉河。澎湖知識服務平台。重建觀音亭記碑。檢自https://penghu.info/OB452F2C2B4FCD8B612A。 [5] 許玉河。澎湖知識服務平台。觀音亭。檢自https://penghu.info/OBAC3C8AC6F41E37DF93 [6]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官網。澎湖縣一般古物介紹-匾額篇~水師官兵與觀音菩薩的邂逅-「『薄海蒙庥』匾」。檢自https://www.penghu.gov.tw/tourism/home.jsp?id=61&act=view&dataserno=11009270012#image-1 [7]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觀音亭現況。2023/09。 [8] 陳英俊。馬公觀音亭老照片。
澎湖廳憲兵隊
建造年代:1931年,日治昭和6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明遠路46號 澎湖憲兵隊位在馬公市「澎湖天后宮」西鄰,原址在清康熙23年(1684)將台灣澎湖收入版圖後,為澎湖水師協鎮(副將)署所在地,清法戰爭澎湖之役後改以總兵駐防澎湖,協鎮署因此在光緒15年(1889)改作為通判衙門。日治時期,被改為澎湖島憲兵分隊址,昭和6年(1931)新建L形大廳、武道廳、馬房、辦公廳、6棟宿舍,並於昭和16年(1941)在基地北側的土丘邊坡興建2座防空洞,提供憲兵及其軍屬躲避空襲之用。 民國34年(1945)國軍接收後,先將憲兵隊營區撥交澎湖防衛司令部運輸組使用,到民國47年(1958)為因應「八二三」金門砲戰的新局勢,改組為馬公港口指揮部,也增建了餐廳及形大廳後面的地下戰堡,來增加支援金門前線的運補功能,而營區北側的土丘則因為劃交給空軍防砲部隊接管,而增建了防空砲座等設施。 民國62年(1973),澎湖縣政府將港指部北側到天后宮之間的土丘剷平,並拆除位於土丘南側的兩棟日式宿舍,來闢建民族路南段。港指部L形廳的東端因此被削去一小部分,而改用空心磚填補鄰接道路的牆體;原來位在東南角的營區大門(面向南方)也被剷除,而改在路邊開設了一座面東的大門及左右兩座哨崗。民國84年(1995)L形大廳西側的兩日式宿舍因為老舊漏而被拆除,改建為一棟兩層的鋼筋混凝土造的寢室大樓。民國89年(2000),縣政府將港指部營區及其北側土丘一併變更地目為「社教用地」。 港指部於民國91年(2002)縣政府以「澎湖廳憲兵隊」的名稱登錄為歷史建築,營區内包括西側圍牆、L形大廳、劍道室、馬房、日式宿舍等日式房舍,及民國47年(1958)以後增建的地下戰堡、防空砲座等軍事設施都是頗具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近年積極推動媽宮舊城區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澎湖廳憲兵隊如今已華麗轉身為洪根深美術館,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計畫將其逐步打造成藝文園區內包含:美術館、創作空間、典藏空間及文創商店,使用機能於固定時段開放展示、參觀,未來依機關需求,將兩棟日式宿舍作為商業使用。[2][3] [1] 楊仁江。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廳憲兵隊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2008-06。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澎湖廳憲兵隊。2020。 [4]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澎湖廳憲兵隊現況。2023/09。
澎湖郵便局
建造年代:1924年,日治大正13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75號 澎湖郵政業務,始於明治28年(1895)3月27日,日軍在媽宮前清澎湖廳內開設混合第一野戰郵便局,同年4月11日開辦匯兌業務,5月21日兼辦儲金業務,7月20日在日軍任務調整時,該局同時撤銷。同年11月25日再設立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明治43年(1910)4月1日臺灣總督府將原設於澎湖廳內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改設為澎湖二等郵局。後再將創辦於前清時期,位於守備署前的電報局,合併於郵便局內,稱「澎湖二等郵便局電信局」。明治40年(1907)開始執行媽宮港擴建計畫,拆除城垣材料築港,擴充碼頭腹地,並開闢城垣舊址為海岸通。郵便局即選址於海岸通與棧橋通交叉路口處(今中山路75號),於大正13年(1924)興建新郵便局辦公廳。[1][3] 民國35年(1946)3月,初期依日治時期業務現况運作,同年(1946)8月與電信局合併營業,改稱為澎湖郵電局。到民國38年(1949)5月,郵政與電信業務各自獨立後,名稱又改為澎湖郵局,專營郵政業務並與電信局仍同於原址辦公。民國39年(1950)9月升格為二等分局。民國42年(1953)元月由於郵政業務激增,再提升等級為二等甲級郵局。民國48年(1959)元月又更升為一等乙級郵局。至民國57年(1968)元月再升格為一等甲級郵局。並分設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中華路、測天島等七所支局。[4] 澎湖郵便局除在澎湖通訊史上具有歷史價值外,並具有建築史上意義。於民國91年(2002)12月13日其因「具有保存價值;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具建築史上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被公告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2][3] 參考文獻: [1] 陳英俊。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2012-11。 [2] 林世超、張宇彤、楊玉姿。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015-05。 [3]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澎湖郵便局。2020。 [4]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澎湖郵便局現況。2023/09。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建造年代:1900年,日治明治33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臨海路40號 明治28年(1895)日本初領臺灣,臺灣總督府於澎湖設置警察署,隔年於警察署下設有水上警察分署。明治31年(1898)廢除水上警察署,改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於澎湖廳之警察官吏派出所中,僅水上派出所之功能不同於其他,執掌包括警備、警邏及船舶臨檢等業務。[1][3] 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設於當時馬公港區第二棧橋(海軍碼頭)西北側,可分為三次不同外觀的建築物。第一代建築物明治33年(1900)首建;明治40年(1907)於原址前方進行小規模填海工程,重建後其設施更為完整,為第二代建物,有兩層的圓柱形觀樓,以便觀測船隻出入馬公港;因建築物的木構體不敵蟻害及氣候潮濕且緊鄰海邊,鹽害、漏雨嚴重,昭和3年(1928)規劃改建,並於昭和5年(1930)完成,為第三代建築物。[2][3] 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西側有一防空洞,印證日治時期澎湖遭受美機轟炸的建築。昭和9年(1934)9月21日,馬公要港部舉辦全澎湖防空演習,除了官方單位之外,參與的民間團體包括防護團警察隊、愛國婦人會、篤志看護婦隊等齊集於澎湖公園,接受防毒、消毒等基本教育。並模擬敵軍於馬公市區投下燒夷彈、毒瓦斯彈、爆擊彈等,如何引導避難。這是有史可稽,澎湖第一次官民動員的防空演習,也似乎正在對未來的戰爭做準備。 昭和16年(1941)7月20日,臺灣總督府發布「簡易防空壕建築規則」,以規範人民建築防空壕及如何躲避空襲。從《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昭和16年(1941)3月12日,馬公街奉公班員奉命築造的第一回防空壕已然竣工,並在4月展開第二回的防空壕建築。 澎湖地區的防空洞建築方式大致為半地下化構築,先由地表往下挖掘1公尺的深度,再以磚塊、石頭和混凝土等材料來建構避難空間,也設有2個以上的出入口及通風口,並在上方覆蓋土堆種植草木做為掩護,因防空洞普遍興建,澎湖居民得以藉此庇護,躲避轟炸或掃射。 日治時期有警察官吏派出所者為望安本島、將軍澳、東吉嶼、大嶼四島,其他四島無設置。[8]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為水上派出所,是現存建築保存完整具歷史價值,見證澎湖警政的發展,於民國96年(2007)11月21日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民國108年(2019)9月24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近年積極推動古蹟活化再利用舉行「黑水溝傳奇-澎湖水師的故事」,以新數位科技呈現文化歷史脈絡再度開放民眾參觀。[1] 參考文獻: [1] 張玉璜等人。澎湖縣「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調查研究計畫。2005-12。 [2]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10-12。 [3]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2020。 [4] 井原伊三太郎編撰。澎湖島大觀中文版(鄭紹裘譯)。1932/11。 [5]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6]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現況。2023/09。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青灣公園)
建造年代:1900年,明治33年 位置:馬公市嵵裡里新段1556號、1594號、1593號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年(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年(1902) 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年(1901)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大山、中山及交椅背等官有地及民有地,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1] 大山堡壘砲臺係,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日治時期廁圊是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及入口大門等建築。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昭和16年(1941)12月7日珠港港事變後,爆發了太平洋戰爭。由於戰爭形式的改變,來自於空中的襲擊威脅日增,日軍即於大山砲臺西側增設二門40口徑三年式80mm 高角砲陣地,防禦來自空中的攻擊。內含探照燈臺、彈藥庫、見張所、發電所、兵舍…等設施。[2] 民國98年(2009)7月,澎湖縣政府將大山堡壘砲臺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民國99年(2010)6月文化部核定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1]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2]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馬公大山堡壘砲臺現況。2023/09。
施公祠
建造年代:1914年,日治大正3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1巷10號 施公祠創建於清康熙36年(1697)媽宮澳東街,當時稱為「施將軍廟」。道光23年(1843)在原地重建後易名為「施公祠」。清法戰爭澎湖之役時受損,日本據澎後,於1896年6月擇該地創建「澎湖島病院」,項秀明先生乃將其牌位移至今施公祠現址自建小廟奉祀。大正3年(1914)擴大興建澎湖島病院,原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項炎興先生於民國59年(1970)重修施公祠。[1]民國74年(1985)11月2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民國91年(2002)年1月25日修護,至民國93年(2004)5月21日竣工。[1][2][3][6] 康熙22年(1683),劉國軒得知施琅將乘南風攻擊澎湖,以水師鎮林亮督修,將洋船改為戰船,文武官員的私船,盡其所能地整修,以調集澎湖,大小砲船、鳥船、趕繒船、洋船、雙帆艍船,合計200餘艘,於臺灣調集2萬多人。劉國軒由臺灣親自統率來澎,駐紮於媽祖宮,搭乘快哨船巡視澎湖各嶼,以安排澎湖的軍事部屬。在砲座的布置上,計有娘媽宮嶼頭上下增築砲城2座、風櫃尾砲城1座、四角山砲城1座、雞籠山砲城1座、東西嵵1列砲臺4座、西嶼內外塹1列砲臺4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1座,其形勢以扼住馬公港,以防大船進入。[8] 6月清艦隊由銅山出發,駛往澎湖。施琅為觀察作戰時各船艦的進退,以明分賞罰,要求大小戰船均在風帆上書寫領船軍官姓名。15日抵達貓嶼、花嶼,鄭軍巡哨船隻數十隻,見清軍艦隊來到即往澎湖撤離。因時值天晚,清軍艦隊泊於八罩水垵澳,派官員乘小哨船到將軍、南大嶼等島嶼,安撫島上居民。16日早晨清艦隊往澎湖進攻,而鄭軍船艦已列隊迎戰。施琅派出先鋒出擊,先為7艘鳥船衝入鄭軍船隊,將鄭軍砲船2艘、趕繒船6艘,船上人員斬殺;另由5艘鳥船,以砲火攻擊,擊沈鄭軍鳥船1艘、趕繒船2艘。由於時值南潮,前鋒數艘船被潮流推進鄭軍砲城附近,鄭軍船艦發動包圍。施琅為救前鋒船艦,以其座艦衝入,救出數艘船。此次接戰,施琅眼睛被銃擊傷,而指揮鄭軍水師的林陞,則受重傷被載往臺灣;鄭軍戰死、溺斃約2千餘人。由於,作戰至此時天色將晚,施琅收隊泊於西嶼頭洋面過夜。[8] 17日一早施琅集結艦隊於八罩水垵澳,查明功過以賞罰官兵。隔天,進占虎井、桶盤嶼。19日,施琅乘小趕繒船至澎湖內外塹、嵵內,以觀察作戰形勢。20、21日,採取「老弱驕兵」之計,以趕繒、雙帆艍船分兩批,佯裝攻擊內外塹、嵵內,以轉移鄭軍戰力。[8] 經數日停戰,至22日,施琅再命清軍全面進攻。清軍艦隊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為大鳥船56艘,再分為8股,每股7艘,施琅坐鎮其中1股,以娘媽宮為目標;東路以趕繒、雙帆艍船50艘為一股,由嵵內直入雞籠嶼、四角山,以作為奇兵夾攻之用;西路同以趕繒、雙帆艍船50艘為一股,從內塹進入牛心灣,作為疑兵牽制之用;此外,中路另有80餘艘作為後援之用。交戰時間由辰時至申時(上午9時至下午7時),雙方以火砲相互射擊,砲彈如雨下,硝煙蔽天。清軍以火桶、火罐,焚燬鄭軍大砲船18艘、擊沈8艘,焚燬大鳥船36艘、趕繒船67艘、洋船改戰船5艘;另外,乘著風勢以火船燒毀鳥船1艘、趕繒船2艘。鄭軍見形勢不利,自行以火藥炸沈、焚燬者,計有砲船9艘、鳥船13艘;或棄船跳水逃生,所遺留者,計有鳥船2艘、趕繒船8艘、雙帆艍船25艘。另有鄭軍小砲船3艘、小鳥船2艘、趕繒船11艘、雙帆艍船15艘,往北由吼門逃脫;劉國軒在得知戰敗後,亦由吼門逃離,因時值黃昏,清軍未再追擊,戰役至此結束。[8] 參考文獻: [1] 鄭紹裘。懷古述舊話澎湖。2007-12。 [2]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10-12。 [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施公祠及萬軍井。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92(2019.12.03) [4] 漢寶德。澎湖縣第三級古蹟施公祠及萬軍井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2006-03。 [5] 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1995-05。 [6]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施公祠。2020。 [7]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8] 許雪姬。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2005-07。 [9]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施公祠現況。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