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馬公市
媽宮城隍廟
建造年代:1778年,清乾隆43年 位置:馬公市重慶里光明路20號 清法戰爭中,法軍進攻澎湖,媽宮城隍廟受兵燹之災而受損。曾傳出城隍爺神明顯靈庇佑澎湖人民、兵勇之神蹟,翌年光緒12年(1886)澎湖通判程邦基重啟修建城隍廟時,光緒皇帝因此加封文澳及媽宮城隍廟為「靈應侯」並皆御賜「功存捍衛」。[4] 此事見於《澎湖廳志》紀載:光緒11年(1885)2月,法夷犯澎。13日,媽宮百姓扶老攜幼,北走頂山,皆口呼城隍神保佑。時夷砲沿途雨下,顆顆墜地即止,無一炸裂傷人者,亦足異也。及事平,廳主程公據實請大憲,奏明加封,號為靈應侯。御賜「功存捍衞」匾額。程公重新廟宇,為文記之。光緒12年(1886)正月27日御賜「功存捍衞」匾額有二面,分別懸掛文澳、馬公二座城隍廟後殿正中,表彰澎湖城隍神於中法戰爭澎湖之役,護佑百姓的靈應事蹟。[4] 清代澎湖一廳卻有兩座城隍廟,考據其原因為廳治初設於文澳,依例在該地創設城隍廟。至乾隆42年(1777)通判謝維祺鑒於「固有神廟庳陋湫溢而囂塵」、「因陋就簡,廢焉不舉,于祀典為缺」,醵資新建城隍廟於媽宮,而文澳城隍廟仍予保留未廢所致。[1]媽宮城隍廟於乾隆43年(1778)10月興工,並於隔年2月落成,為三進式建築,有中庭及兩廂。爾後,曾有多次修建,在光緒11年(1885)二月清法之戰,法軍砲轟媽宮,媽宮城隍廟為法砲所毀損。通判程邦基到任後,責成地方名紳勸捐重修。日治時期昭和6至8年間(1931-1933),廟宇因日久年湮和經風雨之剝蝕,棟宇又復傾圮,由澎湖商民發起改建,不僅抬高屋架堂皇廟構,內外雕繪亦頗可觀。[2] 參考文獻: [1] 黃有興、徐永福、朱茂林、甘村吉、蘇明新。澎湖馬公城隍廟志(上冊)。1999-12。 [2] 陳英俊。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2012-11。 [3] 漢寶德。澎湖縣第三級古蹟媽宮城隍廟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1995:附圖媽宮城隍廟測繪圖集A06。 [4] 林豪。《澎湖廳志》,卷十一〈舊事,軼事〉。1893/02。 [5] 劉淑芬等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媽宮舊城再造歷史現場。媽宮城隍廟。2020。 [6]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媽宮城隍廟現況。2023/09。
30高地
建造年代:建造年代1961年,民國50年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山水里 山水三○高地沿線過去為皆是軍事重地,日治時期的軍事碉堡,光復後國軍繼續沿續軍方所用,民國70年(1981)起為漢光演習的指揮所,後經地方積極爭取終獲軍方同意開放,於民國101至104年經澎湖縣府向中央爭取經費,陸續辦理增設高地公園人行徒步道路、遮陽設施、休憩座椅、解說設施、公廁、小型停車場等設施並配合既有營舍整修後,遊客可漫步而上,站在山頂至高點俯視整個山水海岸線壯麗海景。[2] 沿著山水三○公園階梯步道而上,登至三○高地的制高點,可鳥瞰山水沙灘的海岸線景觀,景緻優美。建設山水三○公園期間,陸續發現年久失修的軍事碉堡及坑道設施,經踏勘調查後,該坑道總長度約70公尺、寬度約為1公尺、高度約為1.7至2公尺,坑道盤據串聯射擊碉堡及山頂庫房設施,雖然歷經年代的變遷,坑道內部及外觀整體狀況大致良好,保留了早期軍事原始風貌,具有開發成觀光據點價值。[1] 故旅遊處著手進行整修坑道內部、並於入口處清整環境、建置石板人行步道,增添軍事觀光景點,也成為澎南旅遊線新亮點。山水三○高地公園新設鋼結構燈光造景裝置,以「山」的象形文字所設計,名為「山水映輝」,豐富多彩燈光變化,讓山水的夜晚增添迷人魅力。固定於晚間18時30分至21時30分亮燈。透過燈光照明,營造澎湖縣公共空間夜間景觀及視覺效果,藉以增加夜間新風貌,吸引遊客可增加夜間活動選擇。[1] 參考文獻: [1]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山水三○高地坑道整修工程完工開放。檢自https://www.penghu.gov.tw/tourism/home.jsp?id=61&act=view&dataserno=11109190005 [2]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閃耀山水 點亮30」山水映輝正式點亮。檢自https://www.penghu.gov.tw/tourism/home.jsp?id=61&act=view&dataserno=11109190005 [3]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30高地現況。2023/09。 [4]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30高地照片。
法軍殉職紀念碑(風櫃蛇頭山)
建造年代:1885年,清光緒11年 位置:馬公市風櫃里蛇頭山 光緒9年(1883)法國認定安南(即越南)為其保護國時,清國也宣佈安南與清國有入貢受封的歷史關係,而出兵東京(即越南河內)抗拒,以此為導火線,爆發了順化條約的東京邊界問題,終於變成清法戰爭。清國自安南釀成事端時,就依照沈葆楨當年的奏議,宣佈臺灣建省,舉派福建巡撫劉銘傳任防務總辦,抵禦法軍對臺灣的攻擊。[3] 劉銘傳於光緒10年(1884)5月29日到達臺灣,在全島設置團練制度,大舉招募壯丁。澎湖在此戰爭之際,於媽宮港口北角建設了穹窖砲臺和露天砲臺各一座穹窖在金龜頭、風櫃尾、文澳、大城北、虎井嶼等地構築砲臺座並且以鎖鏈防堵港口。[3] 法軍依照預定計劃攻擊福州,以牽制臺灣、澎湖列島的連絡,光緒10年(1884)法國東洋艦隊司令長官孤拔中將率領戰艦十五隻攻擊基隆及淡水,後水師提督Lesbeer,率領軍艦九隻攻擊基隆並予占領,以此為根據地將島的北岸富貴角到南岬(鵝鑾鼻)西北沿岸長約三三九英里寬五海里的海面包圍。[3] 此時,法國國內卻盛行非戰論,法軍因而失去機宜,而且基隆、淡水兩港風強浪高,氣候不良,病兵漸漸增多,法軍佔領基隆期間長期飽受清軍的威脅,於是改變戰術,棄基隆轉戰澎湖。孤拔於光緒11年(1885)3月29日展開侵澎行動,由今嵵裡南岸登陸,並佔領了紗帽山及大山(今嵵裡西南方高地)。三日後(31日),法軍攻陷媽宮。登陸澎湖期間遇上惡疫猖獗,病死者繼續增加,孤拔原計畫將澎湖建設成法國的遠東軍港,但此時清法雙方已開始和談,並於6月9日簽訂清法新約(清法和議),約定越南為法國所有,法軍則退出臺灣及澎湖,才宣布停戰。同年6月11日,孤拔病死於拜逸艦上,法軍乃興建孤拔等人墓塚與紀念碑於媽宮,風櫃蛇頭山亦有法軍之墓塚。爾後法軍陸續撤離媽宮。[3][4] 日治時期,稱法軍墓塚為「佛國兵士墓所」,本地人俗稱為「萬人塚」,風櫃人則稱為「死番仔城」。[1][2] 參考文獻: [1] 陳英俊。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2021/09。 [2] 魏廷朝。十五期《硓古石》。1999-06: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轉引自文化部國家記憶庫。檢自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42DA7D5-F7F1-4C8F-B22D-074A365703A7) [3] 井原伊三太郎編撰。澎湖島大觀中文版(鄭紹裘譯)。1932/11。 [4]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戰火煙漫話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5] 酷奇思數位園。本計畫拍攝法軍殉職紀念碑現況。2023/09。